今年全臺百貨商場完工量將挑戰10座!未來有機會推升店面市場
信義區DREAM PLAZA將問世,全臺今年百貨商場將開出10座。圖/蔡惠芳
CCIM臺灣不動產投資協會今(12)日公佈2025年第二季商用不動產市場投資信心指數調查,其中零售店面市場方面,最新調查顯示,今年全臺百貨商場完工量,將挑戰10座!瑞普萊坊零售暨飯店不動產服務部李誠慶資深總監表示,未來新百貨商場陸續完工後,其集客效應可望推升周邊條件較佳的店面租金表現,進而帶動店面買賣交易。
第二季CCIM投資信心指數今天出爐,其中在店面方面,指數攀升,但仍呈現「偏向保守」。
李誠慶表示,這顯示雖然疫情後國內實體消費市場持續成長,但在租賃市場方面的承租方(品牌端)系以進駐商場爲趨勢,店面租賃交易大幅降低。
李誠慶分析,店面的買賣交易則因優質店面屋主普遍對於售價的期待較高,除了具備都更效益的物件外,因租金報酬率普遍偏低。例如臺北市,店面租金報酬率約2%,因此使得店面的買賣投資仍未熱絡。
李誠慶指出,然而依據最新統計,2025年全臺百貨商場總計有10座完工營運,總面積約13.6萬坪,2026~2028年預計新完工開幕的商場共25座,總面積約47.86萬坪,預期於這些商場陸續開幕營運後,方有機會因商場的集客效應將周邊條件較佳的店面租金及去化時間拉擡,而帶動店面買賣交易。
在旅館市場方面,李誠慶分析,「旅館」指數所反映的「偏向保守」,主因系國旅市場不如預期,據觀光署分析,2024年國人國內旅遊支出比2023 年減少308億元,跌幅達 6.2%,加上國人近年青睞國外旅遊、旅宿業長期缺工、國內旅館房價在消費者的認知上高於國人常出國旅遊的亞州城市等因素,因此,品牌旅館的拓點放緩或評估時程拉長。
在旅館不動產租賃方面,第2季成交有限。至於旅館不動產的買賣交易案量,亦相對較少,以今年2月間臺中永豐棧大墩館第三拍標出較廣爲周知。
李誠慶分析,惟依據地區性的都市計劃及商用不動產市場成熟度預判,臺北市西區因臺北車站特定區的「西區軸線翻轉」,區內據一定規模、產權單純的舊旅館,仍受特定資產開發投資人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