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流感提早進入流行期 黃立民:流行期早一點來...可能不是壞事
臺大醫學院兒科特聘教授黃立民說,流感疫情如果早一點來,也不是壞事,一旦高峰期落在農曆年節前後,屆時基層診所幾乎休診,醫院醫護人力也最吃緊,若再遇到新冠疫情,就可能再度發生急診壅塞。圖/本報資料照片
時序進入秋冬,流感、新冠疫情蠢蠢欲動。衛福部疾管署表示,國內類流感門急診就診已突破10萬人次,流感疫情正式進入流行期,相對往年多在10月後進入流行期,今年提早到9月。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說,近幾年,流感疫情的確有提早流行的趨勢,與新冠疫情前已大不相同,主要應是受新冠免疫負債影響,流感已經全年化,呼籲民衆10月1日起符合公費疫苗接種者儘速接種疫苗。
曾淑慧說,疾管署今年採購686萬多劑流感疫苗、300萬劑新冠疫苗,以因應流感及新冠疫情,雖然新冠肺炎個案數少,但容易引發重症及死亡,今年仍針對65歲以上長者提供公費加強劑新冠疫苗,至於6至49歲健康民衆不再提供,原因有三,首先是新冠病毒隨着時間演化,一般民衆造成重症、死亡的風險較低;其次,近2、3年疫情期間,許多人已曾染疫或接種疫苗,社區羣體免疫力較以往來得高;第三、健康的人接種疫苗效應低於年長者,因而改變公費疫苗接種政策。
爲避免再發生急診壅塞,曾淑慧說,感染一般呼吸道疾病,也建議民衆不要往大醫院急診衝,應落實分級醫療。一旦流感疫情爆發,疾管署也會滾動式檢討,不論是開設門、急診呼吸道疾病相關特別診間,或方便民衆就醫的綠色通道等都會加以規畫,避免急診壅塞。
「7月夏季流感疫情至今沒有斷過,門診病人還是非常多,其實,流感一直處在流行期。」臺大醫學院兒科特聘教授黃立民說,傳統觀念仍是秋冬進入流感流行期,但如今已非如此;預估今年秋冬流感「還是會有一波不小的疫情」,觀察指標是目前流行的H1N1病毒株轉變爲H3N2時,即可能出現一波疫情,估計約還有半個月至一個月的喘息期,之後H3N2就會慢慢增加。
「流感疫情如果早一點來,也不是壞事。」黃立民說,流行期可以早一點來,不要等到12月以後,一旦12月以後來,高峰期將落在農曆年節前後,屆時基層診所幾乎休診,也是醫院醫護人力最吃緊的時候,若又遇到新冠疫情時,就可能再度發生急診壅塞。
至於,新冠疫情一年約有二、三波,秋冬通常也會來,只是很難預測,還不知何時出現。黃立民說,今年疾管署改變新冠疫苗施打政策,僅針對10類高風險族羣提供新冠公費疫苗,一般健康民衆不再有公費疫苗可打,此爲符合目前國際趨勢的做法。
黃立民說,施打流感疫苗可應依不同族羣有不同的選擇,如65歲以上長者應選擇含佐劑的疫苗,一般民衆可以打細胞疫苗,幼童可打細胞疫苗或鼻噴疫苗等,原因是傳統蛋白疫苗,仍可能因病毒株不同影響保護力,但不論選擇哪一種疫苗一定要接種,以提升保護效果,特別是感染新冠病毒的死亡率是流感的好幾倍,疫苗還是要打,如又發生像是今年初大S感染流感不幸病逝後,導致搶打疫苗的名人效應,也不是好事。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