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底,重慶將實現適齡學生心理測評全覆蓋
8月25日上午,重慶市健全青少年心理疏導機制改革工作推進會以電視電話會議形式召開。市委社會工作部、市民政局等各市級相關涉改部門分管負責同志、市委辦公廳及有關單位處室負責同志在主會場團市委機關,各區縣黨(工)委分管負責同志及相關涉改部門負責同志在各區縣分會場,共計800餘人參加會議。
會議指出,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是黨中央關心、人民羣衆關切、社會關注的重大課題,是政治工程、德政工程、平安工程。“健全青少年心理疏導機制”改革既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重慶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加快建設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區的生動實踐,又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探索“健全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和危機干預機制”的具體舉措,也是實現社會和諧穩定的迫切需要。各相關市級部門、各區縣黨委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化對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和“健全青少年心理疏導機制改革”重要性的認識,切實增強抓好這項改革的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
會議強調,要堅持系統思維,按照“155”改革整體思路,聚焦“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全面提升”總體目標,進一步完善各層級各領域目標體系、工作體系、政策體系、評價體系,縱深推進改革重點任務。要圍繞心理健康問題早期識別不及時、干預服務碎片化等現實問題,進一步健全“健康教育、監測預警、諮詢服務、干預治療、重點幫扶”5個工作體系,推動心理健康服務補齊短板、優化機制、提質增效。要緊扣改革主線,持續優化“人才、科研、平臺、政策、數智”5項工作支撐,着力構建全鏈條、多層次、高水平的心理健康服務保障體系。要持續做靚做實“甜甜虎”“莎姐守未”“童心相伴”“心靈成長社”“渝好啓航”等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品牌,實現心理健康服務提質擴面,助力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
會議要求,實施“健全青少年心理疏導機制改革”涉及部門多、覆蓋領域廣,各相關市級部門和區縣黨委要強化組織領導,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加強改革統籌、注重協同聯動、努力達成目標,形成共贏多贏共同抓好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的良好局面。要不斷健全機制、創新方法、優化服務,用心用情用力構建全鏈條、閉環式青少年健康成長守護體系,爲新時代新徵程新重慶建設注入源源不斷的青春力量。
據悉,2025年3月,《重慶市健全青少年心理疏導機制改革方案》以市委黨建統領體制改革專項小組名義印發。方案提出,到2025年底,市、區縣兩級黨委、政府牽頭抓總、共青團綜合協調、部門多跨協同各司其職的工作機制進一步理順;青少年心理健康素養水平不低於25%(青少年心理健康素養水平反映青少年羣體對心理健康有關知識的認知水平,《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提出2030年居民心理健康素養水平要達到30%以上的目標);適齡學生心理測評全覆蓋。
到2027年底,青少年心理健康素養水平不低於27%,青少年心理疏導數字平臺建成投用,在校存在心理問題的學生全面納入平臺閉環管理。到2029年底,青少年心理健康素養水平不低於30%,泛在可及的心理諮詢服務網絡基本建成;監測預警水平大幅提升,青少年心理問題防控化解機制基本建立。
方案圍繞“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全面提升”這一總體目標,在完善“健康教育、監測預警、諮詢服務、干預治療、重點幫扶”五個工作體系方面,提出21條舉措;在優化“人才、科研、平臺、政策、數智”五個工作支撐方面,提出16條舉措。同時,在強化“組織領導、推進機制、評估推廣”三個方面提出有關保障措施,包括成立工作專班、明確改革工作責任、加強經費保障等內容。
自方案實施後,已形成市、區縣兩級黨委、政府牽頭抓總、共青團綜合協調、部門多跨協同各司其職的工作機制。相關市級部門、各區縣按照改革重點任務部署,從統籌謀劃、機制創新、服務落地等維度協同發力,持續優化家、校、社、醫協同促進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格局,取得積極成效。目前,全市中小學已100%建成學生心理輔導室、2917所中學與專業醫療機構搭建“綠色通道”。80%的公立綜合醫院、61%的公立婦幼保健院、57%的公立兒童醫院開設精神(心理)科。抑鬱症已納入門診特殊疾病範圍。12355、12356等心理諮詢熱線提供“7×24小時”心理諮詢服務。4個12355青少年服務檯區域中心站已建成。已明確依託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市精神衛生中心建立市級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中心,明確沙坪壩區、綦江區、大足區、忠縣作爲第一批區縣級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中心試點建設區縣。“童心相伴”“心靈成長社”等困境兒童心理健康關愛項目服務青少年16萬餘人次。
原標題:今年底,重慶將實現適齡學生心理測評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