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北京城六區超級充電站服務半徑將達1公里

近日本市發佈的《北京市加快建設國際綠色經濟標杆城市2025年工作要點》中提出,今年本市將建成超級充電站1000座以上。超級充電站將如何建、怎麼管?記者從市城市管理委瞭解到,今年,城六區超級充電站的服務半徑將達1公里,主流超充車型平均一次充電時間可降至15分鐘左右,首都機場、大興機場、北京站、北京西站等“兩場八站”及客流量較大的公交、客運場站應實現超充站全覆蓋。

實現充電像加油一樣便捷

爲了提升公衆服務體驗,提高充電基礎設施資源利用效率,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促進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市城市管理委近期制定了《北京市新能源汽車高質量超級充電站發展行動計劃》和《北京市新能源汽車高質量超級充電站技術導則》。

行動計劃提出,到2025年年底,本市將建成超級充電站1000座以上,超充樁2000個以上,城六區服務半徑1公里,主流超充車型在超充樁平均一次充電時間可降至15分鐘左右,高質量超充服務網絡基本建成。到2035年,高質量超充站的超充樁平均一次充電時間可降至8分鐘以內,顯著提升充電服務品質,實現充電像加油一樣便捷,有效提升充電服務體系資源使用效率。

高速服務區超充站力爭全覆蓋

超級充電站如何選址?行動計劃提出,本市將選擇交通便利、便於車輛出行的場地進行高質量超充站建設,結合“車流量大、客流密集、充電需求旺盛、示範效應強”的需求場景,在場景周邊進行合理佈局。

同時,充分利用既有停車場、加油站、加氣站、高速公路服務區等市政交通設施或其他用地,在重要商圈、會展中心、機場、景區、人員密集的停車場等場所進行改造和升級;在加油站、加氣站、高速公路服務區等場所在保證安全距離的情況下新建高質量超充站,促進資源集約高效利用。

例如,首都機場、大興機場、北京站、北京西站、北京南站、北京北站、清河站、朝陽站、豐臺站、城市副中心站這“兩場八站”及客流量較大的公交、客運場站應實現超充站全覆蓋,已有快充設施的站點應結合用電需求升級改造爲超充站。高速公路服務區將結合充電繁忙情況建設和改造充電場站,力爭實現高質量超充站全覆蓋,爲長距離出行車輛提供充電服務。在以購物、餐飲、娛樂和文體等消費活動爲主,客流較爲集中的商業區,將根據周邊車流量分佈,科學合理選址新建超充站。

高質量超充站將有一級超充站和二級超充站兩種基本模式。其中,一級超充站將至少設置3個超充樁和9個快充樁,獨立佔地的一級超充站充電區域佔地面積不低於300平方米;二級超充站至少設置2個超充樁和6個快充樁,獨立佔地的二級超充站充電區域佔地面積不低於200平方米,平均充電時長15分鐘,服務半徑0.9公里。在佈局時,超充站宜設置在地上,需設置在地下或半地下時,宜佈置在地下車庫首層。

超充站應設24小時客服

爲了確保安全運營服務,超充站應配置專業巡檢人員。二級超充站每週進行不少於1次線下實地安全運行巡視檢查,一級超充站每週進行不少於2次線下實地安全運行巡視檢查,巡檢記錄至少保存一個年度。

在客戶服務方面,行動計劃提出,超充站應設置有效的全天候客服,建立服務投訴處理機制,場站內明顯位置標明投訴電話,重大問題需在半小時內現場解決;及時處理充電設施故障和用戶諮詢、投訴,故障和投訴平均處置時長應少於24小時。爲了保障場站停充秩序,鼓勵採用智能地鎖、車牌識別等智能化手段有效引導車輛充停秩序,鼓勵場站內採取視頻和消防監控技術進行安全監管,提升用戶充電體驗。

而在收費方面,行動計劃則提出,超充終端充電服務費可以引入容量佔用費等差異化定價機制,引導普通快充車輛在常規充電終端充電,減少普通快充車輛佔用超充終端的情況,提升超充車輛的超充體驗。(記者 張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