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 董允耀洋樓重生 再現百年風華
金門縣定古蹟「董允耀洋樓」耗資5500萬元,歷經3年多工期修復完成,20日舉行落成典禮,讓這棟在僑匯建築最盛期,以結合南洋裝飾風格、構法、石作磚造、拼花等最高水準之建築代表,重現世人眼前。(民衆提供/於家麒金門傳真)
金門縣定古蹟「董允耀洋樓」修復工程耗資5500萬元,歷經3年多工期終於完工,20日隆重舉行落成典禮,讓這棟以結合南洋裝飾風格、構法、石作磚造、拼花等最高水準之建築重現世人眼前。董允耀後代族人分別遠從福建廈門、臺灣與印尼前來觀禮,共同見證洋樓新生的重要時刻。
據悉,董允耀洋樓曾於1949年爲退守金門的國軍所徵用,1970年間還曾進駐海龍部隊,洋樓正立面及2樓內檐裝修仍存「海龍」字樣的油漆痕跡,因而也有「海龍洋樓」之稱。2020年,董允耀的後人將洋樓無私的捐給縣府後,金門縣文化局積極推動修復計劃,歷經多年努力,終於落成重現風貌。
文化局指出,古崗地區因1860年五口通商後,許多金門鄉親下南洋工作致富,返鄉興建洋樓與閩南傳統建築,曾使這座小漁村一度繁華,被譽爲海上一顆明珠。隨着時代更迭,聚落逐漸沉寂。縣府期盼藉由修復董允耀洋樓,讓古崗再度綻放風華,也讓地方文化資產獲得延續。
文化局說明,修復工程中,技師團隊展現永續精神與創新巧思,重新利用拆除過程中的廢棄傳統建材,轉化爲極具藝術氣息的坡道,讓修復重現歷史,也迴應當代環境友善的價值。
董允耀之孫董倫慶說,與家人一同回鄉見證洋樓修復完成,讓他非常感動。他強調,「洋樓修復不只是建築重生,更是金門歷史記憶的延續,也提醒我輩要把這份認同與希望傳給下一代。」
文化局補充,董允耀洋樓的重生,凝聚了政府、專業團隊、藝文界及鄉親的共同心力,未來縣府將持續推動文化資產保存,透過多元展演與活動,讓更多人認識金門深厚的人文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