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麥郎IPO八年未果爲娃哈哈代工 一年交付12億瓶水部分被指不合格
爲娃哈哈代工生產純淨水,今麥郎惹上了麻煩。
5月15日,娃哈哈集團通過官方微博發佈聲明稱,集團與今麥郎確實存在委託代工關係,代工期間集團自查發現個別批次純淨水產品未通過出廠抽樣檢測。自2025年4月起,集團已終止與相關代工方的合作。
不過,5月16日,今麥郎董事長範現國表示,與娃哈哈合作始於2024年5月,代工期限於2025年5月終止,累計交付5000餘萬箱產品,相當於12億瓶純淨水。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2017年6月,今麥郎宣佈啓動IPO。然而,至今8年,公司IPO沒有下文。
可查數據顯示,2022年和2023年,今麥郎食品營收分別爲190.76億元和165.7億元,出現大幅下滑。
終止代工時間成羅生門
近日,“娃哈哈客服迴應純淨水由今麥郎代工”相關話題登上微博熱搜。
網絡圖片顯示,娃哈哈純淨水的受委託方爲“今麥郎飲品(河源)有限公司”,生產許可證編號名稱爲“今麥郎飲品眉山有限公司”,產地爲四川省眉山市。
事實上,從2024年開始,便有網友反映購買的娃哈哈純淨水實爲今麥郎代工,生產商包括今麥郎隆堯、河源、咸寧、湯陰等多家分公司,其外包裝也與娃哈哈工廠生產的純淨水有些許不同。
對此,一位娃哈哈集團客服人員解釋稱,娃哈哈在全國各省(除海南外)都有生產基地,基於不同產地消費者需求,同一款產品有多種包裝版本。
有報道顯示,娃哈哈的代工廠包括今麥郎在內,還有上海水廠、武漢華新達、新疆冰西域等,全國分部較廣。
5月15日,娃哈哈集團通過官方微博發佈聲明稱,集團與今麥郎確實存在委託代工關係,代工期間集團自查發現個別批次純淨水產品未通過出廠抽樣檢測。自2025年4月起,集團已終止與相關代工方的合作。
同時,娃哈哈集團表示,目前市場上在售的娃哈哈純淨水均符合國家質量標準及集團產品質量管理標準,未來,娃哈哈將堅持自有生產模式。
5月16日,在接受採訪迴應代工娃哈哈純淨水時,今麥郎董事長範現國表示,雙方(與娃哈哈)合作始於2024年5月,代工期限於2025年5月終止,累計交付5000餘萬箱產品,相當於12億瓶純淨水。
範現國還表示,“2024年娃哈哈純淨水銷量暴增,娃哈哈公司爲保障市場需求,在全國尋找瓶裝水代工廠,經過篩選後發現今麥郎在全國有26個生產基地,具有運輸半徑短的優勢,可以降低運費,同時今麥郎115條飲料流水線中有32條高速流水線,基於這樣的生產規模和性價比,最後雙方達成協議。”
範現國介紹,今麥郎自己的飲用水產品包括藍標水、涼白開、今礦每年銷售量達120多億瓶,而娃哈哈代工產品佔到其自身產能的10%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娃哈哈聲稱4月起已終止合作,但今麥郎表示代工期限於2025年5月終止,兩者說法並不統一,成爲羅生門。
而且,採訪中,範現國並未迴應今麥郎產品抽樣檢測不合格的問題。
近日,還有多個報道指出,娃哈哈多地工廠停產、員工維權,公司存在內部鬥爭。
對此,娃哈哈表示,爲增強終端市場的響應能力,公司需要調整優化產銷佈局結構,導致部分工廠停工停產。“對於停工停產的公司,我司已按相關法律程序開展清算流程。目前,我們已完成18條高速產線的佈局,並新建落成多個現代化工廠,現階段公司產能會隨着新產線的投產穩定供應,完全實現自主生產。”
2023年營收大幅下滑
今麥郎集團始建於1994年,是中國民營企業製造業500強。
官方網站上,今麥郎集團介紹,公司產品涵蓋方便食品、飲品、麪粉等板塊。工廠遍佈全國18個省份,現已在全國建有26個生產基地,57個工廠,員工近2萬人。方便麪年產能120億份,位居世界前三強,飲品年產能2000萬噸,年處理小麥400萬噸。產品銷售遍佈全國,並遠銷40多個國家和地區。經過30年的發展,公司已成爲全國一二三產業融合領軍企業。
根據河北省工商業聯合會公佈的歷年民營企業100強榜單,2019年至2021年,今麥郎投資有限公司的營收分別爲218.488億元、240.429億元和241.455億元。工商信息顯示,今麥郎投資有限公司持股今麥郎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今麥郎食品),今麥郎食品則控股今麥郎飲品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起,上述榜單中,今麥郎方面的企業主體變爲今麥郎食品。2022年,今麥郎食品營收爲190.76億元。
2024年10月,全國工商聯發佈《2024中國製造業民營企業500強榜單》,今麥郎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第466位)上榜。
該榜單以2023年企業經營數據進行排名,其中,今麥郎食品營收達165.7億元。
有數據顯示,2023年,今麥郎方便麪板塊營收63.67億元,同比下降11.29%;產量38.04億份,同比下降20.09%。
由此來看,今麥郎收入已連續兩年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今麥郎曾多次擬IPO上市,但至今未果。
2017年6月,今麥郎面品有限公司上市啓動會召開,宣佈正式衝刺IPO。“我們更要打造大營銷平臺,將來實現一千億的收入”“以今麥郎的匠心,加上我們做食品的良心,換來消費者的愛心。”彼時,範現國慷慨激昂地向外界表示。
天眼查顯示,2019年,今麥郎食品獲得了Pre-A輪融資,投資方爲IDG資本。
同年,今麥郎嘗試與萊茵體育合作,通過控制權轉讓的方式借殼上市,但無疾而終。
2020年12月23日,今麥郎與中信建投簽訂上市輔助協議,準備衝擊A股。根據河北證監局官網信息顯示,中信建投分別於2021年3月29日和7月30日發佈輔導工作報告。之後,看不到更新,今麥郎上市不了了之。
2022年1月,今麥郎食品獲得了6億元A輪融資,投資方爲加華資本。
彼時,加華資本創始合夥人宋向前表示,“我們看好今麥郎強大的民生利他的基礎設施能力。”
從2017年宣佈上市到現在,今麥郎IPO之路已走過8年,至今仍沒有下文。
本文源自:長江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