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價三因素崩跌 外銀樂觀長線趨勢

三因素致金價崩

金價21日暴跌逾5%震撼市場。臺灣銀行22日指出,經分析主要有三項原因,分別是日本自民黨總裁高市早苗確認當選日本首相、大量獲利了結賣壓,及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有望達成良好協議的預期。

國際金價22日亞盤時段險些摜破每盎司4,000美元,臺銀黃金存摺牌價22日也一度逼近每公克新臺幣4,000元關卡,最後一盤持穩於4,118元。

臺銀分析,高市早苗當選日本第一位女性首相,市場認爲其貨幣政策可能轉趨寬鬆,財政支出將擴大,日圓走軟、美元轉強,且亞洲主要股市普遍走揚,導致金市賣壓涌現,大量獲利了結賣盤也順勢出籠。

除此,川普表示可望在下週與習近平的會談中,達成公平的貿易協議,並淡化雙方在臺灣問題發生衝突的風險,市場避險情緒隨之降溫,避險資金流出金市,導致金價快速下行,更引發拋售潮。

臺銀觀察,金價連續多周維持強勁漲勢,短線仍須留意技術性回檔的風險,不過,因美國政府停擺導致經濟前景不明,近期聯準會(Fed)官員陸續發表鴿派言論,降息預期仍有望支撐金價。本週觀察重點除中美貿易戰後續發展外,美國9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以哈停火協議落實情形,皆可能影響金價未來走勢。

長線而言,外銀看好金價表現。外銀主管指出,金價在本週劇烈震盪前,連續九周走揚,投資人目前對黃金的多頭佈局達相對高水位,顯示市場情緒偏向樂觀,短期內恐面臨回調風險。不過,在地緣政治緊張、貿易與財政不確定性升高的背景下,黃金作爲避險與資產多元化工具的需求仍具支撐力。匯豐銀行認爲,金價漲勢可能延續至2026年;星展銀行則將2026年上半年黃金目標價升至4,450美元。

外銀主管認爲,儘管今年金價大幅上漲,長線仍看好黃金前景,但需密切關注兩大關鍵動能,一般投資人與各國央行的買盤動向,若動能延續,黃金仍能維持其分散投資風險的核心角色;若美元走勢強於預期,或聯準會降息幅度低,甚至因通膨而升息,將使資金流動性受限,金價面臨修正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