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價飆升帶火了“打金”,加工損耗有規範化處理方式
大象新聞記者 林林 李然
近日,隨着金價飆升,性價比高個性化強的“打金”越發受到人們的青睞。不少消費者紛紛選擇打金服務,黃金飾品加工需求不斷升溫。值得一提的是,打金“體驗貼”在社交平臺層出不窮的同時,“避雷貼”也接踵而至。鄭州某珠寶店的打金師傅邵明田告訴記者,打金的時候,有三點至關重要,可幫大家有效“避坑”。
首先,消費者務必向商家詢問清楚是否包損耗。當下黃金價值不菲,在打金過程中,像打磨、拋光等環節都難以避免會產生損耗。正規的打金店通常會妥善處理這一問題,或是包損耗,若出現克重減少的情況,會通過抵工費、補金子,又或者提前加入部分金子用於打磨來抵消損耗等方式解決。這能有效保障消費者的權益,避免因損耗問題引發不必要的糾紛。
其次,加工時一定要挑選有光譜測金儀的店家。黃金的克重容易直觀呈現,但純度卻難以用肉眼辨別。藉助專業的光譜測金儀,在加工前後分別進行檢測,對比純度是否發生變化,十分關鍵。並且,消費者還應要求商家出具質量檢測報告,且該報告要能支持到其他地方複檢,這樣能給消費者帶來更多保障,確保所加工的黃金飾品純度符合要求。
再者,在黃金加工涉及到焊接環節,比如製作手鐲時,焊接處的處理尤爲關鍵。消費者要明確要求商家使用原材料,也就是黃金來進行焊接,切勿添加焊藥、焊接劑等其它物質,否則會使黃金手鐲的純度降低,影響其品質和價值。
“打金還是要儘量選擇正規的打金店,並且最好在打金現場全程監督,與師傅溝通好每一個步驟。”邵師傅說,只有這樣才能在享受個性化黃金飾品定製的同時,最大程度地維護自身利益,避免陷入不必要的麻煩和損失之中。
審覈:閆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