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急提醒!明天7月13日:暴雨、雷暴來襲!農民要警惕3個風險,早做4件事

各位種地的老鄉們,大家好!最近天氣就像“孩兒臉”,說變就變——前幾天剛送走颱風“丹娜絲”,新一輪強降雨又要來了!中央氣象臺已經拉響暴雨藍色預警,咱們農民朋友可得打起十二分精神,提前做好準備!今天就跟大家詳細說說近期天氣咋變化、對莊稼有啥影響,以及咱們到底該咋應對,看完記得轉發給身邊種地的親戚朋友!

一、近期天氣“重頭戲”:暴雨、雷暴、大風一個不少!

從明天(7月13日)開始,南方、東北、華北等地又要“泡在雨裡”了!具體來看:

·暴雨核心區:上海、江蘇南部、浙江北部和東南部、安徽南部、福建東部沿海,這些地方會下“瓢潑大雨”,局部甚至有“超兇大暴雨”(24小時雨量超250毫米),還可能伴隨雷暴大風和短時強降水——想想看,豆子大的雨點砸下來,玉米葉子都能打爛,大棚薄膜也可能被風掀翻,必須提前防範!

·其他降雨區:黑龍江中西部、新疆沿天山地區、雲南東南部、廣西中南部、廣東東部等地也有大到暴雨;四川盆地、貴州、華北北部會下雷陣雨,局部“說下就下”,出門幹活記得帶雨具!

特別提醒:這次降雨不是“一陣風”,7月14日至17日,東北、華北中北部還會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北方的玉米、大豆,南方的水稻、蔬菜,都得重點盯着地裡的積水情況!

二、對莊稼的“致命威脅”:內澇、病蟲害、倒伏一個都不能忽視!

別小看這場雨!對咱們農民來說,以下3個風險必須警惕:

1.農田內澇:積水一天,作物“爛根死苗”

地勢低窪的地塊最危險!比如南方的稻田、北方的玉米地,一旦積水超過6小時,水稻根系缺氧會發黑,玉米苗可能直接爛根。去年隔壁村老王的3畝玉米地,就因爲沒及時排澇,最後減產了一半!

2.病蟲害“趁虛而入”:高溫高溼是“溫牀”

雨後高溫高溼,簡直是病蟲害的“天堂”!水稻容易得稻瘟病、紋枯病,蔬菜可能爆發蚜蟲、菜青蟲,玉米鏽病也會悄悄蔓延。等到葉子發黃、果實腐爛再防治,就晚了!

3.大風倒伏:成熟作物“成片倒”

現在正是夏玉米抽雄、水稻揚花的關鍵期,要是遇上8級以上陣風,杆子細的作物很容易倒伏。比如去年江蘇的一場大風,讓不少農戶的水稻“躺平”在田裡,收割時損失慘重!

三、中長期天氣:“上下多雨、中間少雨”,高溫也會來“湊熱鬧”!

除了眼前的暴雨,7月中旬整體雨水分佈很“極端”:

·多雨區:華北北部、華南、東北、西南東部等地,累計雨量比往年多3~6成,局部可能超200毫米(相當於下了半年的雨),防澇是重中之重!

·少雨區:江漢、江淮、黃淮等地雨水偏少,可能出現“卡脖子旱”,種花生、大豆的老鄉要提前澆水,別等作物蔫了才着急!

另外,雨水過後,高溫會“捲土重來”!南方多地可能出現35℃以上高溫,加上溼度大,人會覺得悶熱,莊稼也“受不了”——水稻開花遇高溫會“不結實”,蔬菜容易“燒心”,記得給大棚通風降溫,露地作物可以覆蓋秸稈保墒。

四、農民朋友緊急行動清單:這4件事現在就做!

別等天氣“變臉”才動手!現在開始,照着這份清單準備,把損失降到最低:

1. 疏通排水:讓田裡的水“秒排走”

·趕緊檢查田間排水溝、涵洞,把淤泥、雜草清乾淨,確保雨水能“順順當當”流出去;

·低窪地塊可以臨時挖“應急排水溝”,或者用抽水泵待命,積水超過5釐米就及時抽水。

2. 病蟲害“早下手”:備好藥、看準天

·提前買好常用藥劑:水稻備三環唑(防稻瘟病)、噻蟲嗪(治蚜蟲);蔬菜備阿維菌素(殺菜青蟲)、代森錳鋅(防霜黴病);

·注意!打藥要選晴天上午或傍晚,避免剛打完就下雨(等於白打),也別在大風天打藥,防止藥害漂移。

3. 加固作物:別讓大風“吹翻”一年收成

·玉米、高粱等 tall 作物,可在根部培土加固,或者用竹竿、繩子簡單支撐;

·大棚種植戶檢查棚膜是否有破損,壓膜繩要拴緊,迎風面可以加設“防風障”。

4. 關注預警:每天多看“天氣預報”

·下載“國家天氣”APP,或關注當地農業農村局公衆號,提前知道降雨、大風的具體時間;

·村裡的大喇叭、氣象信息員的通知也要留意,關鍵時刻這些都是“救命信息”!

寫在最後:咱們農民靠天吃飯,但更要“識天”幹活!

老鄉們,種地不容易,風調雨順是福氣,但遇上極端天氣,咱們更要“主動出擊”。記住:提前準備一小時,可能少損失幾百斤糧食!中央氣象臺、國家氣候中心的預警信息已經給咱們“打了招呼”,只要咱們思想上重視、行動上迅速,就一定能扛過這場“風雨考驗”!

覺得有用的話,別忘了點個“在看”,轉發給村裡的兄弟姐妹們!今年咱們一起加油,爭取雨過天晴,莊稼大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