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急提醒!明天7月12日:暴雨、大暴雨來襲!農民要警惕3大風險,早做3件事

一、近期天氣“變臉”:暴雨大暴雨集中來襲,這些地區需連夜防範!

家人們注意了!今年第4號颱風“丹娜絲”雖已減弱,但它的“尾巴”仍在發威!中央氣象臺最新預警顯示,7月11日至12日,我國南方將遭遇新一輪強降雨“暴擊”:

·廣東東部、福建南部、廣西沿海等地局部有特大暴雨(250~300毫米),相當於半天內潑下200個西湖的水量!

·雲南南部、重慶南部、貴州中部等地有大到暴雨,伴有雷暴大風,部分地區可能出現“坨子雨”(短時強降水),1小時降雨量可達50毫米以上。

·華北西部、東北東部明後天也將迎來分散性暴雨,甘肅、新疆等地還會刮4~7級大風,玉米、果樹可能被吹倒!

緊急預警信號:廣東、福建已啓動暴雨橙色預警,部分鄉鎮需警惕山洪、泥石流,低窪農田務必提前清溝排澇!

二、對農業的“致命打擊”:內澇+病蟲害雙線夾擊,這些作物最危險!

當前正值水稻孕穗期、玉米灌漿期、蔬菜掛果期,這場雨來得“又猛又急”,農民朋友要警惕三大風險:

1.農田被淹→絕收風險:華南地區降雨集中,若排水不及時,水稻可能出現“悶根”,玉米倒伏後無法灌漿,蔬菜根系腐爛會直接爛在地裡。

2.病蟲害“大爆發”:高溫高溼環境下,水稻紋枯病、稻瘟病,玉米大斑病、蚜蟲會瘋狂滋生。去年同期,某合作社因未及時打藥,100畝玉米減產30%!

3.土壤板結+肥力流失:暴雨沖刷會帶走表層肥土,導致土壤透氣性變差,後期作物長勢乏力。

三、未來10天天氣“持久戰”:南方雨不停,北方高溫卷土重來?

根據中央氣象臺中長期預報(7月11-20日):

·南方“泡在雨裡”:廣東、福建、廣西累計降水量可達180~250毫米,局部超350毫米,比往年多3~6成!江南、江淮則“旱澇兩極”,降水偏少可能導致乾旱。

·北方“先雨後熱”:東北、華北明後天降雨後,15日起將迎來35℃+高溫,玉米、大豆需防範“雨後暴曬”導致的裂果、落花。

⚠️ 特別提醒:拉尼娜現象雖已形成,但今年冷冬概率低!大家別被“冷冬傳言”誤導,眼下最重要的是打好“防汛抗旱攻堅戰”!

四、3條“保命”措施,現在做還來得及!

1.搶排積水:1小時都不能等!

o水稻田:立即清理“三溝”(廂溝、腰溝、圍溝),確保雨停後2小時內排幹明水,避免稻穗發芽。

o旱地作物:玉米、蔬菜地可挖“井字溝”,地勢低窪處用抽水泵強排,防止作物“泡湯”。

2.病蟲害“早防早治”:這3種藥必打!

o水稻:畝用“三環唑+噻呋酰胺”防治稻瘟病、紋枯病,兼治稻飛蝨。

o玉米:雨後噴施“苯醚甲環唑+氯蟲苯甲酰胺”,預防大斑病和玉米螟。

o蔬菜:用“霜黴威+噻蟲嗪”防治霜黴病、蚜蟲,避免交叉感染。

3.災後補救:3步奪回損失!

o輕微倒伏作物:玉米可人工扶直,根部培土;水稻不要強行扶苗,讓其自然恢復。

o絕收地塊:及時改種速生蔬菜(如空心菜、小白菜),2個月內可再收一茬。

o土壤修復:雨停後撒施生石灰(每畝50公斤)消毒,配合有機肥改善土壤結構。

寫在最後:咱們農民靠天吃飯,但更要“知天而作”!

這幾天老道在田間看到,不少老鄉凌晨就起來挖溝排水,衣服溼透了也顧不上換——這就是咱農民的本分,也是咱的底氣!但光靠蠻幹不行,一定要跟着氣象預警走,科學防災。

記住:中央氣象臺每天上午10點、下午4點會更新預警,咱手機上多看看“農業農村部”“中國天氣網”的消息,別信小道傳言!現在國家給咱配了病蟲害監測點、氣象大喇叭,這些都是咱的“千里眼”“順風耳”。

最後懇請大家:把這篇文章轉發給村裡的種糧大戶、合作社兄弟,提醒他們做好準備!今年的收成,咱一起守!

(附:全國農業防災熱線:12316,24小時有人值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