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重大趨勢 綠色金融引領新時代!
爲促進綠色金融,金管會於2022年推出「綠色金融行動方案3.0」,協助企業實踐淨零排放目標。(本報資料照)
全球在歷經疫情、極端氣候變遷後,深刻意識到永續發展的重要性。臺灣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近年則積極促進綠色金融,並推出「綠色金融行動方案3.0」,強調透過綠色投資,兼顧經濟成長與環境永續,爲全球淨零排放盡一份心力。
爲呼應全球淨零排放目標,金管會持續研議精進,早於2022年推出「綠色金融行動方案3.0」,旨在整合金融資源,加速臺灣邁向淨零轉型,透過「佈局」、「資金」、「資料」、「培力」、「生態系」五大面向去推動。
根據金管會公佈的《綠色及轉型金融行動方案推動成果(截至114年第2季)》指出,方案推動已展現具體成果,國內銀行對綠電及再生能源產業放款餘額突破3.1兆元。
另外,截至114年7月底,累計已發行274檔永續發展債券,發行總額合計8,074億元;再者,鼓勵綠色債券、ESG基金等發行與投資:截至 114年6月底,保險業投資綠色債券約1,048億元;國內投信共發行53檔ESG相關主題基金,合計規模約8,671億元。
數據顯示,臺灣正積極發展再生能源,目標是達成減煤、增氣、展綠、非核的能源轉型,其中以太陽光電和風力發電爲重點。法規方面,則修訂《電業法》及《再生能源發展條例》,加速綠電市場自由化。同時,政府也藉由綠色金融商品,來支持企業低碳轉型。
事實上,臺灣在推動綠色金融方面,仍面臨諸多挑戰,包含能源價格偏高的問題可能轉嫁到消費者身上、國內金融機構行業特性與規模大小不同,齊頭式管理有難度、永續金融專業人才不足、氣候及ESG相關資料不易於取得等等。
儘管如此,各界對綠色金融保有高度期待,展望未來,綠色證券認證制度預計於2026年正式實施,使投資人更易於辨識並支持綠色企業。
此外,政府也將持續推動綠色保險商品、舉辦高碳排產業及待轉型之產業說明會,強化低碳轉型。截至114年6月底,已有1654家上市櫃公司揭露113年度盤查結果,揭露率約爲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