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變會24日登場 金管會 將提加大綠色金融投資
第四次氣候變遷委員會議重點
總統府氣候變遷推動委員會24日將召開第四次會議,據悉,金管會將在會中報告轉型金融,提出對策加大綠色金融投融資比例,並擴大發行綠色債券。
環境部也將提出美國關稅戰對淨零力道影響報告,不認爲淨零會放緩,或轉彎淨零方向,惟基於國安考量,將壯大鋰電池回收等廢棄資源的循環經濟戰略,以免稀土或貴金屬斷鏈受衝擊,以因應關稅壁壘挑戰。
金管會將在會中報告轉型金融的具體作爲。知情人士表示,近年來國際永續相關組織及倡議將焦點放在「轉型金融」,歐盟、日本、新加坡等國也推出政策框架、方法或方案,金管會也提出綠色金融3.0。
知情人士表示,金融市場可運用資金高達3、40兆元,但用於綠色金融投融資等相關金額不過3~4兆元,金管會將提出策略再提升,也會和環境部合作,將企業自主減量,自願減量及抵換專案等,都納入投融資評估,資金優先支持再生能源產業,發展永續領域金融商品等,加大綠色金融力道。
金管會也會提出法制與國際接軌,例如IFRS永續揭露原則、永續會計準則SASB,也要符合最新的歐盟永續金融分類標準(EU Taxonomy),金管會正和環境部研究定義新的方法,這會帶動金融業的綠色投資,例如投資再生能源,投資循環經濟,這是國際未來趨勢,銀行業資金在淨零轉型扮重要角色。
此外,環境部將就川普關稅貿易戰及氣候政策對淨零影響提出報告。據悉,環境部關注關稅戰後淨零動力是否會放緩或轉彎,答案是「不會」,因只有美國轉彎,其他國家並沒有,惟碳費今年已開徵不會暫緩,政府會優先保障產業,不會因淨零減碳而活不下去,會做企業後盾。
這次報告也會從國家安全角度,提出循環經濟策略。知情人士說,重要稀土或貴金屬,臺灣並未生產,未來像鋰電池回收產業將壯大起來,或可從國外買進來自己運用,因爲鋰電池裡有重要貴金屬,可回收再利用成珍貴的稀土資源。
這位人士說,如何把臺灣廢棄資源循環經濟到位很重要,一旦稀土或貴金屬全球斷鏈時,臺灣不致受太大影響,目前國內有這樣技術,廢棄物變身資源的循環經濟是應對關稅戰供應鏈重組及淨零重要的策略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