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金控公開收購 須以現金為主

金控公司合併屢屢成爲金融市場焦點,金管會主委彭金隆昨天提出金控公開收購(非合意併購)的四大修法方向。

彭金隆表示,修法方向包括提高「金金並」的公開收購門檻、公開收購必須以現金爲主、金控收購金控或獨立金融機構的門檻管理將分流,後者維持較低的收購門檻、公開收購在一定期間的雙重槓桿比可高於百分之一二五。

去年臺新金控、中信金控搶並新光金控不僅過程激烈,也是臺灣金融史上合意、非合意併購同時出現的罕見案例,也凸顯現行法制上的漏洞。

金管會昨天舉行新春記者會,彭金隆提出金控非合意併購的修法方向。其中針對公開收購的門檻,金管會規畫至少要從現行的百分之十調高至百分之廿五以上,甚至可能拉高至百分之五十。

至於「現金爲主」,銀行局長莊琇媛說,公開收購門檻訂出來後,會要求公開收購的金控業者買到最低門檻的部分,「必須全用現金」。

針對金融整並,彭金隆指出,主要涉及金控法第卅七條的授權,未來確實需要調整,會再持續溝通,規畫會在年後完整出爐。莊琇媛則說,主要修正和金控轉投資有關的部分,希望能在今年第一季完成修正草案。

彭金隆表示,未來的管理會採取分流,金控與金控整並、金控收購獨立金融機構的管理條件會不同;非合意不用經過對方董事會、股東會同意,但合意必須經過對方董事會、股東會同意,因此兩種方式的管理程序必須一致,若公開收購的程序太簡便、不周嚴,會有「監理套利」的問題,把非合意的門檻拉高,有助於改善監理套利。

彭金隆指出,要求業者採現金收購,則業者必須透過股東會尋求股東同意籌資,也能讓其他股東表達意見,相信調整後可改善現行的非合意併購監理套利問題,這種調整並非減少彈性,而是更追求金融市場穩定。

對於虛擬資產管理的立法,金管會也宣佈確定納入穩定幣,而對於放寬專業投資人投資比特幣ETF,彭金隆表示,將先以半年爲觀察期。

對於VASP專法確定納入穩定幣,他說,已與央行有一致的管理共識,CDBC(數位幣)爲央行管理的職權,穩定幣則由央行與金管會共管,且穩定幣在定位上,將視爲法幣和虛擬幣的介接。

此外,金管會推動亞洲資產管理中心引發銀行券商的經紀牌照之爭也已有解。彭金隆說,銀行與券商已「異中求同」,銀行可採取「證券代理輔助人」的經紀業務,僅限境外債券,若是股票或ETF,仍採綜合帳戶的方式進行。

對於保單強制執行,彭金隆表示,金管會提出新版保單強制執行修法,將聚焦解約金高低,且排除傷害險及健康險,可解決七成以上爭議,將推動爲立法院下會期的優先法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