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迴歸,全球認可擡高醫藥行業天花板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韓利明 朱藝藝
生物醫藥行業因高研發投入、長週期回報的特性,對資本市場的支撐有着極強的依賴性。回顧近年來的市場軌跡,該行業曾在“資本寒冬”中經歷深度調整,融資環境一度承壓;而隨着今年科創板第五套上市標準的正式重啓,一系列支持政策的落地讓行業暖意漸顯。在資本潮汐的起落之間,生物醫藥行業的價值邏輯如何重塑?未來發展又將走向何方?
博遠資本創始合夥人陶峰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資本市場最終是價值的體現,只是有時會出現預期超前形成泡沫,有時又因過度悲觀陷入熊市或低谷。中國醫藥行業前幾年經歷了從泡沫到低谷的波動,當前已進入價值迴歸的關鍵階段。”
陶峰指出,醫藥行業價值迴歸的核心驅動力在於產業自身的創新突破,“一批真正具備價值的創新成果和企業羣體正在加速崛起。”
而這種價值的成長路徑具有鮮明的特徵:一方面,本土市場對創新藥的持續大力支持,爲產業發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蓬勃的增長動能;另一方面,中國創新正在獲得全球市場的廣泛認可與接受,通過與國際大型藥企建立深度合作、成功進入全球主流醫藥市場等方式,不斷打開行業發展的更高天花板。
出品:21世紀新健康研究院
欄目統籌:曹金良
欄目策劃:季媛媛
編輯:季媛媛、張偉賢
本期文案:韓利明、朱藝藝
視頻指導:曾婷芳
視頻製作:胡凱文
設計:劉妍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