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520”告白文案騙局 警惕甜蜜背後的“信息獵手”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當浪漫濾鏡鋪滿社交平臺,轉賬紅包、情侶禮物、驚喜告白輪番登場,甜蜜氛圍中卻潛伏着看不見的危機——你的個人信息,或許正悄然在網絡世界“裸奔”!詐騙分子正藉着節日的熱度,用精心設計的陷阱,竊取你的隱私、掏空你的錢包。
甜蜜背後的三大“信息獵手”
聊天騙局 引發個人信息泄露
警惕:不法分子在互聯網平臺通過擦邊信息吸引單身人士,添加好友後,以方便視頻爲由,誘使受害人下載軟件,這些軟件會竊取手機通訊錄、照片等信息。接着,“美女”“帥哥”與受害人裸聊並錄製視頻,進而對受害人進行敲詐勒索。
防範建議:不隨意添加陌生人爲好友,尤其是在特殊日子收到不明身份的交友請求時要格外警惕,同時不輕易下載來源不明的軟件,保護好手機中的個人信息。
“520”告白文案騙局
導致個人信息被盜
警惕:很多人選擇在這天進行告白,表達愛意,不法分子將詐騙鏈接僞裝成“520告白文案”“分享”在羣聊中,點開後可能會被要求填寫姓名、年齡、住址、手機號、通信軟件賬號等個人信息,一旦填寫,可能導致個人信息泄露,遭遇精準詐騙,造成財產損失。
防範建議:對於羣聊中來源不明的鏈接,切勿輕易點擊。只信任官方渠道發佈的信息、活動等,不隨意在非官方頁面輸入個人身份信息、手機號、銀行賬號等敏感信息。
“520”“禮物退款”
致使個人信息泄露
警惕:消費者在網上購買“520”禮物後,可能接到冒充商家的電話,稱商品質量存在問題,可三倍賠償,隨後發送鏈接讓消費者填寫信息進行退款和賠償。消費者按照要求掃碼操作,填寫卡號、密碼、驗證碼後,卡內餘額可能被轉走。騙子還可能以“驗資”爲由,讓受害人繼續提供其他銀行卡信息實施詐騙。
防範建議:接到自稱商家的退款電話時,要通過官方渠道覈實其真實性,如撥打商家官方客服電話。不輕易點擊對方發送的鏈接,保護好自己的銀行卡信息和驗證碼,避免在不可信的頁面上填寫個人敏感信息。
網警提示
陌生好友不添加
對社交平臺上主動搭訕的“陌生人”保持警惕,拒絕任何“私密視頻”邀請,天上不會掉“豔遇”,只會掉陷阱!
不輕信陌生鏈接
拒絕點擊來源不明的網頁、二維碼,認準官方渠道。真正的福利無需填寫敏感信息,更不會索要驗證碼!
不透露隱私細節
身份證號、銀行卡密碼、手機驗證碼是守護財產安全的一道防線,無論對方如何花言巧語,堅決不說!
不盲目轉賬匯款
涉及資金交易,務必通過電話、視頻等方式多渠道覈實。若遭遇詐騙,立即保留聊天記錄、轉賬截圖,報警!
浪漫無罪,但安全先行!
願你收穫甜蜜愛情的同時
也能守護好個人信息的“安全防線”
轉發提醒身邊人
別讓甜蜜變“陷阱”
讓信息安全爲每一份真情保駕護航!
(來源:公安部網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