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上海數字消費新圖景:AI+腦機接口+低空經濟撬動商業新變量

5月21日,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佈關於印發《上海市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通知。方案提出了六大行動,其中的“新型消費培育行動”(以下簡稱“新消費培育行動”)提出培育前沿數字消費。其具體措施包括:推動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大數據等技術在消費領域深化應用;舉辦人工智能領域高規格展、會、賽等活動,打造一批“人工智能+消費”場景;推動超高清視聽高端芯片、超高清顯示等關鍵共性技術研發轉化,落實腦機接口未來產業培育方案,深入開展具身智能場景對接和高質量孵化器建設等。

對“新消費培育行動”中提到的新型消費領域的前景,《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5月22日採訪了多家企業。

上海策動數字消費新變量

在“新消費培育行動”中多次提到的AI(人工智能)領域,市場研究與諮詢公司“MarketsandMarkets”預測,全球AI Agent(智能體)市場將從2024年的51億美元增長到2030年的471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達44.8%。

上海聚集了一大批活躍於AI領域的企業,這些公司在上海打造“人工智能+消費”場景的過程中,將起到積極作用。

“積極參與上海AI消費新基建。”深蘭人工智能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蘭科技)董事長陳海波就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如此表示。他認爲,上海數字消費的未來在於將技術轉化爲可感知的民生價值。深蘭科技的實踐表明,AI消費的核心並非炫技,而是通過垂直場景攻堅(如商用清潔的剛需性、醫療的精準性),疊加政策與生態協同,實現從實驗室領先到場景落地的跨越。

“新消費培育行動”中還提到了腦機接口這一新技術。根據國際市場研究機構IMARC Groupe的數據,自2019年起,全球腦機接口市場規模逐年攀升,預計到2027年將達到33億美元的規模,年複合增長率約13.5%。

33億美元規模的市場將落在哪些應用場景上?

上海腦虎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腦虎科技)創始人兼首席科學家陶虎認爲:“侵入式腦機接口在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內的主要應用場景還是在醫療領域。與人工智能技術的結合,進一步賦予了腦機接口在重大腦疾病診療方面的應用,(使其)幫助漸凍症、高位截癱等患者重建語言和運動功能,進而恢復基本生活自理能力。”

在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的臨牀試驗中,腦虎科技幫助運動區癲癇患者在術後兩天內通過“意念”實現操控智能設備,在兩週內實現熟練使用微信、淘寶等日常應用,並實現智能家居與輪椅的精準控制。

在“新消費培育行動”中提到的低空經濟領域,上海也聚集着衆多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廠商。中國民航局發佈的數據顯示,低空經濟市場規模到2035年有望達到3.5萬億元。而eVTOL正是低空經濟的重要載體之一。

人形機器人市場正高速發展

具身智能,也是“新消費培育行動”中提到的一大前沿領域,該領域對應的人形機器人,正在上海加速走向市場。

上海人形機器人廠商上海智元新創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智元機器人)剛於5月22日宣佈,新產品即日起開啓合作伙伴招募。

關於人形機器人的應用場景,智元機器人靈犀業務部總裁魏強表示:“一類(場景)是文娛展演,現在需求量比較大;第二類(場景)是4S店、展廳等場所的講解服務;第三類就是科研教育。目前看來,教育市場的需求比較大。”

除了人形機器人市場外,商用清潔機器人市場也在成長。在陳海波看來,AI技術商業化變現的底層邏輯,就是找到真正的市場痛點和最願意爲之買單的人。

陳海波表示,從機器人行業研究機構對機器人的痛點評分報告來看,市場上各種機器人的大部分痛點解決能力都不理想,但是專業級商用清潔機器人對應的商業服務場所的地面必須每日清潔,所以專業級商用清潔機器人的需求度遠高於家用清潔機器人,也遠高於大部分其他方面的服務機器人。

上海擎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資料顯示,其服務機器人目前已走進全球60個國家及地區的600多座城市,覆蓋了餐飲、酒店、醫院、工廠等多個行業場景。公司創始人及CEO李通表示:“伴隨着人工智能、大數據和雲計算的迅猛發展,未來公司也將推出更多創新型機器人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