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酒不只是省錢!每一杯酒都在讓你變胖、變老、變不孕…專家超狠警告
▲青少年,飲酒,健康,酒精,戒酒,上癮。(圖/Pexels,下同)
記者萬玟伶/綜合報導
青少年飲酒問題近年浮上臺面,根據國民健康署近年「青少年健康行爲調查」顯示,國中生有高達49.7%曾經飲酒,高中職學生更高達72.8%,顯示飲酒年輕化的現象日益明顯。不只「喝」得早,「喝」的理由也更多,壓力大、交朋友、追求放鬆等。但喝下去的,可能不只是酒,而是健康隱憂。
隨着飲酒年輕化成爲國際現象,來自日本《Women’s Health》報導也爲此提出警訊,指出飲酒對健康的負面影響遠比想像更嚴重,且根本沒有「安全飲酒量」可言。報導引用了英國知名營養師伊洛伊絲・鮑斯基斯(Eloise Bauskis)的專業見解,整理出戒酒的「五大理由」,呼籲現代人重新思考與酒精的關係。
一、保護肝臟不是老人才要做的事肝臟是少數具有自我修復能力的器官,但這不代表它能無止盡承受傷害。酒精屬於高負擔的代謝物,若攝取過量,恐導致肝功能衰退,甚至出現無法挽回的損傷。報導指出,長期飲酒容易讓肝臟「操勞過度」,最終導致慢性病變。
二、想凍齡?先把酒杯放下根據鮑斯基斯說法,酒精會抑制人體產生消化酵素,導致蛋白質、脂肪、維生素與葉酸等養分吸收率下降,而這些正是肌膚生成膠原蛋白的關鍵元素。當膠原流失又無法補充,加上體內抗氧化物質減少,皮膚容易出現鬆弛與皺紋,實際年齡與外貌年齡恐怕越差越遠。
三、爲什麼喝完酒都想吃鹹酥雞?不少人經常有「喝完酒好想吃鹹酥雞、洋芋片」的情況,其實這背後有科學根據。報導指出,酒精會使脂肪代謝異常,並增加體內的「飢餓荷爾蒙」瘦體素(Leptin)含量。另一方面,飲酒也會干擾肝臟釋放葡萄糖,導致血糖下降,引發強烈飢餓感,讓人難以抵抗深夜炸物的誘惑。
四、生育力不只跟年齡有關,也跟酒精有關對有備孕需求的女性來說,酒精的影響更需注意。報導指出,飲酒會干擾鋅的儲存功能,進而影響月經週期規律性。若長期大量飲酒,不僅提高流產風險,也可能增加胎兒先天性疾病的可能性,是不少人忽略的健康破口。
五、喝酒越多,快樂感越少?不少人將飲酒視爲紓壓手段,但專家提醒,長期下來反而可能造成情緒失衡。鮑斯基斯指出,酒精會干擾必需營養素吸收,連帶影響腦內化學物質的穩定性。尤其像色胺酸這類會轉化爲血清素(又稱快樂荷爾蒙)的胺基酸,在重度飲酒者體內普遍偏低,與憂鬱、焦慮及壓力等負面情緒密切相關。
報導同時也提到,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研究指出,酒精無論攝取量多寡,均無「安全門檻」,即便是「一天一杯」的低度飲酒者,與完全不飲酒者相比,死亡率及罹癌風險依然偏高。
隨着年輕族羣喝酒比例逐年升高,專家呼籲社會應正視酒精文化對青少年的影響,並重新檢視喝酒是否真的「必要」。健康從來不是等老了纔要重視的事,而是從每一個選擇開始。少一杯,可能多一點清醒、多一點快樂,也多一點未來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