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後北京家政行業“育兒嫂”缺口較大,將擴大勞務對接渠道
新京報訊(記者陳琳)元宵節過後,返鄉過年的家政員陸續返崗,北京家政市場服務恢復正常。記者近期採訪多個家政公司瞭解到,2024年農曆龍年“龍寶寶”的出生潮,進一步推動了月嫂需求增長,節後多個家政公司育兒嫂缺口較大。家政服務平臺“阿姨來了”近日發佈的2024年阿姨年鑑顯示,目前育兒嫂需求仍居首位,佔比36.5%。
據悉,“阿姨來了”平臺共有50多萬名家政阿姨,去年12月,平臺圍繞職業發展、工作狀況、權益保障、行業認知等方面,設計了38個問題,通過線上問卷調查的方式,對家政阿姨的就業狀況進行深入調研。2024年,5年以上從業經驗的家政“老手”佔比高達68%,成爲在崗主力軍;2-5年經驗的佔比22.2%;2年以內從業經驗的僅佔9.8%。80.9%的阿姨願意推薦孩子做家政,因爲收入穩定、工資高、工作單純。
阿姨年鑑顯示,年輕人從事家政行業的比例微弱上升,但40歲以上仍是主力軍。去年進入家政行業的人員中,40歲以下的有所增長,30歲以下的不足1%,“4050”仍是家政行業的主要力量,中年阿姨的經驗和穩定性是行業的重要支撐。
記者採訪多家家政公司瞭解到,由於去年是龍年,出生嬰兒較多,今年春節假期過後育嬰訂單隨之增長。客戶不僅對育嬰師需求較大,而且要求人員偏年輕,但目前供需還存在缺口。部分家政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正在加大與河北、四川、山西、重慶等省市的聯繫,擴大勞務對接渠道,重點針對40歲左右的育嬰師開展定點培訓,以滿足北京客戶的服務需求。
阿姨年鑑數據顯示,湖北、河北爲家政行業主要勞務輸出地。“阿姨來了”平臺上,湖北阿姨佔比最高,達19.9%;河北阿姨次之,佔比爲10.6%,其中邯鄲阿姨最多。這得益於河北省對“河北福嫂”勞務品牌的打造,已經成爲家政行業的一張名片。
此外,2024年家政阿姨的持證比例差異顯著:月嫂持證比例爲62.7%,育兒嫂爲41%,而養老護理員持證比例不樂觀,僅爲12.7%,且證崗不匹配,例如持育嬰師證的育兒嫂轉行做了養老護理員。這種差異反映了市場對於月嫂和育兒嫂的專業要求較高,工資也較高,持證成爲提升市場競爭力和薪資水平的重要途徑。因此,新阿姨應積極考取相關證書,實現收入增長和職業價值的雙重提升。
隨着人口老齡化加劇,居家養老護理行業快速發展。養老護理員中,工資8000元以上的佔比達2.6%。高難度護理從醫院向居家護理轉移,“需求增長-待遇提升-人才流入-服務升級”的正向循環正在形成,未來,居家養老護理行業將繼續釋放巨大潛力。
2024年,家政阿姨的平均工資爲7466元,相比2023年的7175元和2019年的6090元,均有一定程度的上漲。阿姨年鑑數據顯示,53%的阿姨工資兩年上漲超過500元/月,40%的阿姨工資五年上漲超過1000元/月。62.5%的阿姨認爲參加培訓、提升技能是漲薪的主要原因,32.4%的阿姨表示漲薪是由客戶主動提出,說明客戶滿意。育兒嫂全國平均工資達8018元,家務員爲6958元,均較往年有所提升。
另外,35%的家庭已使用智能家居設備,隨着人工智能的發展,這一比例將持續上升。智能家居的普及,對家政行業提出了更高要求,從業者不僅需要掌握傳統家政技能,還需具備操作智能設備、解決技術問題的能力。這種趨勢將推動阿姨向“智慧家政”轉型。
編輯 劉夢婕
校對 劉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