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失衡 揭仲:軍備有錢買沒人養
軍事專家揭仲認爲,軍事投資與作業維持費最好能維持1比1的比例,然而明年度兩者比例爲1.75比1,預算結構失衡情形令人擔心。圖爲海軍防禦性佈雷操演及實兵演練。(總統府提供)
115年度「總體國防支出」金額將創紀錄達到9495億元,佔GDP的3.32%;軍事專家揭仲認爲,軍事投資與作業維持費最好能維持1比1的比例,以確保所獲得的武器裝備有合格人員操作、有足夠燃料來運作,且獲得必要的保養維護,然而,明年度兩者比例爲1.75比1,預算結構失衡情形令人擔心。
揭仲說,若將輔導會「退除役官兵退休給付」1064億元及海巡署支出295億元,共1359億元之「衍生性國防支出」移出,僅計算「核心國防支出」,115年度約編列8136億元,比114年度相同標準下的6470億大幅增加1666億,增幅高達26%,但國防支出結構失衡的情形,卻也比往年嚴重。
他指出,因爲115年度國防支出中,用於武器採購與研發的金額,包括年度軍事投資預算1616億元與特別預算的分配數1868億元,合計高達3484億元;但用於人員訓練、燃料採購與武器裝備維修保養的作業維持預算,卻因爲難以獲得特別預算的挹注,使其金額成長趕不上武器採購與研發的幅度,115年度僅爲1990億元。
揭仲解釋,一般而言,武器採購與研發支出與「作業維持」支出,最好能維持1比1的比例,以確保所獲得的武器裝備有合格的人員操作、有足夠的燃料來運作,和獲得必要的保養維護。
然而,國軍武器採購研發支出與作業維持支出之間的比例,近年卻頻頻出現失衡徵兆,112年度是1.58比1,113年度高達1.72比1,114年度略降爲1.59比1,115年度可能又擴大爲1.75比1,失衡情形令人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