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美買黃金平衡順差?楊金龍揭當年作法:那時美國沒有承認
央行總裁楊金龍。(資料照)
臺美貿易順差恐成美國總統川普報復目標,立委李彥秀13日質詢央行總裁楊金龍時表示,若要增加對美採購,能否循民國70年時爲了平衡臺美貿易順差而買入黃金的作法,從美購入黃金以降低臺美順差?楊金龍表示,這不是很好的措施,也很少用這種方式,且據他了解「那時美國也沒有承認」。
央行目前持有的黃金並非從大陸撤退時搬來,那部份黃金在撤退來臺初期因投入國家建設已消耗殆盡,絕大多數是在民國70年代,爲了平衡臺美貿易順差而買入,市場推估當時成本低於400美元,對照近期已3100美元的行情,可說是「暴賺」。
央行表示,央行現有黃金儲備達422公噸,其中有410公噸作爲發行準備,這部分「完全不變動」;其餘部分,幾乎只有4年一次、央行發行總統副總統就職紀念金幣時,會動用一部分黃金用來鑄幣,過陣子便會回補。
有立委關心臺灣棒球去年拿下12強,明年打世界冠軍,如果有機會再拿冠軍,是否有機會躍上鈔幣,楊金龍說紀念幣、紀念鈔「也許比較好」,目前都有在規劃。
對於川普上任後需平衡兩方順差的壓力,央行表示,主要經濟體採取報復措施、雙邊協商、購買美國商品、增加對美投資。立委則好奇,能否援引過去作法向美購入黃金,且若按照民國70年代的投資經驗,現在看起來搞不好是對的。
楊金龍表示,爲了平衡臺美貿易順差,這不是很好的措施,「美國(可能也)不認爲買黃金是個方法」,且近年很少央行用買黃金平衡貿易順差,這種方式不多,至於當年靠買黃金平衡順差的作法,時空情況不一樣,且據他了解「那時美國也沒有承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