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德發言|利雅得的“不捨晝夜”

8 月 21 日,從北京來到利雅得的第三天,出門氣溫又是 40 攝氏度。從車上下來,感覺腦袋嗡嗡的,這個 Uber 司機像是捨不得開空調,車內悶得我難得暈車了,心想沙特人不至於吧 ……

這天的林蔭大道城不同於前兩天。之前這裡總是讓我有種《千與千尋》裡“湯屋”的既視感:白天空蕩蕩,一到夜幕降臨、華燈亮起,就會冒出很多人。可這天還在中午,就聚着不少人了,其中有不少是當地俱樂部Team Falcons的支持者,帶着他們點綴綠色的應援物。

到了媒體間,先查看了當日比賽安排:穿越火線項目將決出各小組的最後一個出線名額,第一場A組KZ對戰Gaimin Gladiators、第二場B組ROC對戰Team Liquid、第三次C組白鯊對戰Team Falcons、第四場D組Stallions對戰NAVI。

The Stallions的前身是一支2024年才建立的菲律賓隊伍UBECmaniacGT。隊裡的明星選手Kano在這次比賽裡用了no這個ID,他是目前《穿越火線》最年輕的職業選手。13歲時就在國際賽場上打拼,如今也只是剛過15歲生日。

連續戰勝NAVI兩次,差點贏下AG.AL,在淘汰賽又拿下了巴西聯賽的第一名,賽場上no是攪動風雲的新生力量,讓觀衆們意識到穿越火線的賽事並非暮氣沉沉,而是充滿了生命力。

而在Stallions再一次戰勝NAVI之後,我第二次提交了採訪no的申請,失敗的原因跟上次一樣:實在找不到菲律賓語翻譯,選手無法接受英語採訪。

“他們沒有帶翻譯過來?”我問,“他們沒有領隊嗎?”“沒有(後面才瞭解到領隊只是並不想出鏡)……”“那他們真是勇闖沙特。”

處在國內的電競環境中,我已經很難想象有戰隊參加國際比賽是這種狀況。

不過到沙特的第一天,我採訪越南戰隊Team Falcons時,已經發生過差不多的事——不要奇怪,Team Falcons不是沙特俱樂部嗎?這是他們剛收購的一支越南戰隊——兩位選手自己來到採訪區,我把話筒遞給Dola,開始跟他說話。他接過話筒,卻愣住了。

這時,他的隊友在另一邊準備接受採訪,意識到採訪是英文的,用很勉強的英文和肢體動作告訴大家,他們不會聽也不會說英文。大家試圖讓他們把隊內的翻譯或懂英文的人叫過來,但他們表示,隊內沒有翻譯也沒人懂英文。

之前也有不會英文的選手接受採訪,例如巴西選手,他們會帶翻譯過來,哪怕不是他們自帶的翻譯,而是同用的翻譯。顯然,這兩個越南選手對這件事沒有概念,或者說在協調流程中出現了問題。

後來在採訪巴西戰隊NAVI選手adrF時——不要奇怪,NAVI不是烏克蘭俱樂部嗎?這是他們剛收購的一支巴西戰隊——他講了他對各地區的看法:“在穿越火線中,當然,中國是第一,巴西是第二,這兩個頂級賽區,遊戲風格是相似的。它們就像一樣的。對於其他賽區,像越南完全不一樣,菲律賓一般般……”雖然他的關注點在於競技水平,但也在一定程度反映出發展情況。

當時的解決方式是,我臨時用翻譯器將採訪問題翻譯成越南語給Dola看,而他對着鏡頭用越南語回答,後期再找人翻譯。當我採訪下一支越南戰隊Virtus.pro——也不要奇怪,Virtus.pro不是俄羅斯俱樂部嗎?哦不,現在是亞美尼亞。這是他們剛收購的一支越南戰隊——申請提交了兩次,最後賽事方主動協調了一位越南語頻道翻譯過來幫忙。

在中國戰隊KZ以2∶0戰勝被加拿大俱樂部收購的土耳其戰隊Gaimin Gladiators出線後,ROC以2∶1戰勝Team Liquid挺進淘汰賽。這裡的Team Liquid是一個全巴西陣容,有國內觀衆比較熟悉的選手Goken。ROC則是一個全埃及陣容,其選手Snake在前一天的採訪中告訴我,他的隊伍3BL Esports被沙特組織ROC Esports收購,這次在EWC上需要努力爲他們做點什麼。

當穿越火線成爲EWC的比賽項目,在EWC的激勵機制下,那些小戰隊,或者說原本只有穿越火線社區知道的戰隊,被一些更大、更有知名度的俱樂部收購,這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也許是,這確實成爲他們走向更大世界的最好契機。

像no、Dola、Snake這樣的選手,大家先是看到了他們在EWC上的表現,雖然沒能有更豐富的交流,但這些選手身上真誠的狀態和對未來的期冀還是人動容。

再加上當Liquid、NAVI、Falcons這些知名俱樂部的加入,在運營上的提升我想只是時間問題,而延續而來的恩怨情仇也會讓這些新人更快地進入全球電競的視野。

在NAVI和Stallions的二番戰執之前,還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在NAVI反恐精英分部爆冷出局後,原本來看反恐精英比賽的烏克蘭粉絲無處可去,選擇去看NAVI穿越火線分部的比賽,儘管那是一個全巴西陣容。他們提前來到穿越火線項目現場——NAVI的比賽其實排在白鯊之後——在白鯊與Team Falcons穿越火線分部的對抗中,他們積極地爲白鯊加油。而中國粉絲投桃報李,在白鯊取勝後,沒有馬上離開,也選擇留下來幫NAVI加油。

可以說,這兩個羣體間在EWC上發生了不可思議的連結。無論是對選手和戰隊,還是對穿越火線項目本身,都能從EWC開啓一段新的、能夠走得更遠的旅程。

夜幕降臨、華燈亮起,林蔭大道城裡的人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