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7個月1579人喪命 臺南死亡數連3月居冠原因曝光

交通部今指出,2025年1至7月交通事故達22.9萬件,增加4412件,攀升近2%。記者胡瑞玲/攝影

交通部今指出,2025年1至7月交通事故達22.9萬件,增加4412件,攀升近2%,30日死亡數爲1579人,相較去年減少113人,但行人死亡達201人,反增2人。進一步觀察各縣市情況發現,臺南整體死亡數爲193人增加最多,相較上個月增加39人、比去年增加25人,事實上,臺南整體死亡數已連3個月居冠,交通部表示,臺南市已針對事故熱時熱點加強執法,統計今年7至9月死亡降幅逾4成。

交通部今召開10月份道路交通安全說明記者會,根據統計,今年1到7月交通事故件數22萬9936件,相較113年同期的22萬5524件,增加4412件,其中新北市增加5782件、嘉義市增加3348件。

30日交通事故死亡數部分,今年1至7月有1579人,比去年同期減少113人,其中行人死亡201人,較去年同期增加2人。

交通部政務次長陳彥伯說明,今年1至7月整體交通事故死亡1579人,比113年減少113人,減少6.7%,比112年減少210人,下降11.7%,整體死亡持續往下降,但交通事故死亡爲每年目標下降7%,目前減少6.7%,距離目標仍有一段距離,不管中央或地方在交通事故死亡人數降低的努力還要持續。

陳彥伯說,今年1至7月交通事故包含高齡死亡、兒少死亡等都呈現持續下降趨勢。行人死亡今年1至7月爲201人,相較113年增加2人,成長1%,相較112年則持平,近幾年來有關行人死亡人數的下降,是交通部及各級機關的重中之重。

各縣市道安表現部分,統計1至7月死亡人數,臺南市增加39死,累計達193人,相較113年增加39人、相較112年增加25人,除此之外,臺南已連3個月列爲交通事故累計死亡最多縣市;行人死亡部分,臺中累計死亡達37人居冠,行人死亡增加5人,增幅部分則是新北市死亡增加8人最多,累計死亡23人。

交通部路政及道安司長吳東凌表示,臺南市在今年1至6月事故分析顯示,死亡事故肇因主要是駕駛人「恍神、緊張、心不在焉」等分心行爲佔比最高,約達3成,與駕駛習慣、精神狀態及高齡者操作失誤高度相關;其中,機車自撞死亡案件佔近5成、肇事者無適格駕照者佔2成,反映駕駛人風險行爲爲當前防制重點。

吳東凌指出,臺南市道安團隊也訂定交通安全多元提升計劃,針對高風險路段及校園周邊道路工程優化外,也以智慧科技設備強化執法效能,並啓動「順安2.0專案」,依據事故熱時、熱點加強執法,針對容易違規路段加強執法,提升執法強度和精準度,今年7月到9月A1死亡事故已下降42.9%,顯示道安事故獲得控制。

臺南市在今年1至6月事故分析顯示,死亡事故肇因主要是駕駛人「恍神、緊張、心不在焉」等分心行爲佔比最高,約達3成,與駕駛習慣、精神狀態及高齡者操作失誤高度相關。記者胡瑞玲/攝影

各縣市道安表現部分,統計1至7月死亡人數,臺南市增加39死,累計達193人,相較113年增加39人、相較112年增加25人,除此之外,臺南已連3個月列爲交通事故累計死亡最多縣市。記者胡瑞玲/攝影

各縣市道安表現部分,統計1至7月死亡人數,臺南市增加39死,累計達193人,相較113年增加39人、相較112年增加25人,除此之外,臺南已連3個月列爲交通事故累計死亡最多縣市。圖/交通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