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領域發展成公衆關心焦點

給電動自行車監管增“智”、搭建共享停車大數據平臺、提升公共交通吸引力……自6月30日起,本市啓動“攜手‘十五五’,共繪‘京’彩藍圖”“十五五”規劃公衆建言徵集活動。目前,公衆建言徵集活動正在持續進行中,市民熱情高漲。

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北京市發改委獲悉,截至目前,收集到的公衆建言中交通領域建言佔比達8%,在所有細分領域排名前三。其中,道路交通治理、非機動車管理、公共交通服務成爲公衆關心的焦點,佔到交通類建言的四成以上。

建議整治電動自行車違法

市民趙陽將自己和同事日常遇到的交通難題寫成建言,並提交“十五五”規劃公衆建言徵集網絡平臺。他提出利用科技手段提升電動自行車治理效能。例如,在全市主要路口安裝電動自行車違法識別取證設備,實現對電動自行車違法行爲的精準抓拍。同時,對電動自行車車牌植入定位芯片,進行全市聯網監控。

“目前電動車違法違規現象日趨增加,應加大力度整治。”趙陽同時建議儘量調動市民參與和監督的積極性。

建議建立停車共享平臺

張偉是一名事業單位員工。他提出了提高機關事業單位停車位使用效率的建議。他提到,城區存在數量龐大的機關事業單位,各類單位中存在大量的停車位,且這些停車位具有“潮汐”性,如醫院晚上和節假日停車位較爲充沛,學校晚上、節假日和寒暑假,停車位較爲充沛,各級機關事業單位晚上和節假日停車位也較爲充沛,但周邊的社區居民停車卻非常緊張。

“經常可以看到機動車停在非機動車道上,導致非機動車通行只能走機動車道,造成很大的安全隱患。”張偉建議,完善機關事業單位停車制度,以街道爲牽頭單位,組織老舊小區羣衆需求對接街道範圍內機關和事業單位,錯峰解決停車問題。張偉建議,在“十五五”期間,建立停車共享平臺,市民可一鍵查詢機動車停車位分佈。

建議提升公共交通服務水平

北京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賈順平,提出了《關於提升公共交通服務水平》的建議。他提出,北京貫徹“公交優先”發展戰略,加大投入,公共交通基礎設施規模持續提升。十年來,城市軌道運營里程從2014年的527公里增加到2024年的879公里,公交線路從877條增加到1261條,公共交通爲城市運行和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但與投入增加的趨勢不同,公共交通的吸引力卻不斷下降,年客運總量(包括軌道交通和地面公交)也出現下滑趨勢。

“前瞻‘十五五’,本市應繼續貫徹公交優先發展戰略,但發展重點要從注重設施設備建設轉向注重服務水平的提升。”賈順平表示,要堅定樹立公共交通“一網”理念,軌道交通和地面公交同屬“公共交通一張網”。公共交通不僅要優化站點和線路,還要大膽深化公共交通體制改革,突破行政壁壘,構建一個利益主體、一個數據平臺、一個決策指揮中心的大公共交通規劃、運營體制。

賈順平建議加快轉變公共交通發展模式。要從追求車輛線路規模轉向注重服務質量與效率,從依靠勞動要素驅動轉向注重科技與數據創新驅動,從傳統公交單一運營轉向多元化經營服務。“比如,目前各個企業園區都設有專用接駁車輛,多數情況下車輛利用率較低,如果公交參與運營,既可以提升運營效率,也能夠更多增加收益。”賈順平說。

·建言渠道·

網站:北京市政府門戶網站(首都之窗,www.beijing.gov.cn)或北京市發展改革委門戶網站(fgw.beijing.gov.cn),首頁點擊“攜手‘十五五’,共繪‘京’彩藍圖”留言。

微信:關注“北京發佈”公衆號,點擊“政務服務”—“十五五規劃”留言;關注“發展北京”公衆號,點擊“政民互動”—“十五五建言”留言。

電子郵箱:155jianyan@fgw.beijing.gov.cn。

信件郵寄地址:北京市通州區運河東大街55號院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1506室(來信請註明“‘十五五’規劃建言”)。

爲方便建言,北京青年報客戶端也專門開設了“我爲北京‘十五五’規劃獻一策”專題,市民可以進入“北京青年報客戶端”App,點擊專題留言。

文/本報記者武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