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甄選年年有爭議 教育部:評估聯合辦理可行性
花蓮縣政府暫緩辦理114年度國中小普通班正式教師聯合甄選作業,改由各校自行辦理代理教師甄試以補足缺額。本報資料照片
每年教甄季一到,考生就得等待各縣市缺額「開獎」,花蓮縣府今年卻以「教學品質不佳」爲由停開教甄,令考生錯愕。全臺各地教甄也長年遭詬病撞期、出題品質不一。教育部雖承諾推動區域聯合教甄並提供出題補助,但今年逾10縣市仍同日初試。國教署表示,已召開會議彙整地方需求,並建議各縣市合作命題及聯合辦理,將持續評估整並可行性。
每年教甄各教育階段、科別開缺多少都得按該年度學校提出的需求而定,對考生而言能否上岸、回鄉都形同開獎。一名來自花蓮的教師向本報指出,畢業後一直盼能留在家鄉深耕,有穩定的正式教師工作,而花蓮過去員額控管已久,這三年終於陸續釋出缺額,原本一心期待今年會開缺,卻突然接到花蓮縣府公告,以近年聯合甄選錄取的老師「教學品質不佳」爲由停開一年。
不只考生錯愕又難過,一名花蓮資深正式國小教師也爲近年上榜的正式教師抱不平,她提到去年一般師錄取16人,至少一半都是花蓮在地長期代理師,這些老師情何以堪?
該名教師提到,監察院一一一年因代理師比例過高而糾正教育部,此後花蓮開始大量開缺,今年又突然不開,盼縣府能夠再更緩慢釋出缺額,一方面確保錄取教師素質,另一方面避免過幾年教師新血無缺可考。
資深教甄補教老師觀察,今年幾乎每個縣市都有開缺,連少開的宜蘭、苗栗、彰化等地都開大缺,如此一來可能讓在地代理師去外縣市報考,但這些教師終究會再透過考試或介聘回鄉,可說是徒增困擾。
據瞭解,近年花蓮教甄爭議不斷,曾發生國文、數學老師都要考英文,地理老師正取後資格遭拔,國樂老師錄取西洋樂資格等問題,導致承辦單位壓力大。事實上不只花蓮,每年光是各縣市教甄初試出題就常遭質疑,像去年北市就因自然科「光合作用」題答案疑有誤而鬧得沸沸揚揚。
另一方面,教甄年年多縣市撞期,考生選考形同下注,有經濟資源的考生更是乾脆一次報名多所,待報名人數出爐再選考上榜機率高的縣市。有資深教甄補教老師向本報指出,疫情前各縣市教甄時間多會錯開,雖然考試日期越來越集中,減少舟車勞頓,但考生也少了容錯機會。
許多考生盼國教署能出面整頓亂象,去年教育部長就曾表示,會努力往舉辦區域聯合教甄方向規劃,國教署也承諾會建立平臺讓各縣市討論教甄時間,甚至提供出題相關補助。
不過,以今年國小教甄來說,包含參與中區策略聯盟縣市在內,已超過10縣市初試都辦在6月8日。教育部國教署表示,去年6月及12月曾邀集各地方政府共召開2次會議,彙整各地方政府國中小聯合教師甄選辦理期程,研商採分區作業可行性,並請各地方政府分享教甄命題和試題疑義處理相關作爲。
國教署指出,今年2月函送辦理教甄命題作爲及精進策略,供各地方政府參考,盼提升各地方政府命題品質,亦建請各地方政府與鄰近或甄選考科相似的縣市聯合辦理,惟因各地方政府用人需求各異、行政量能不同,會請各地方政府參考國教署彙整的各縣市聯合辦理意願調查結果,持續評估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