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寧都:“學查改”一體推進 轉變作風惠民生

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江西省贛州市寧都縣以“學查改”一體推進爲抓手,將作風建設延伸至基層調研“最後一公里”,組織黨員幹部深入田間地頭、項目工地、服務窗口……擺作風短板,着力解決羣衆急難愁盼。

“‘一窗通辦’,工作人員還主動上門指導,真是太方便了!”近日,寧都縣瑞康大藥房的負責人溫旋在縣政務服務大廳辦理完業務後由表示,“以前辦理許可證變更至少要跑三個部門,現在只需在一個窗口就能辦妥。”

爲聚焦提升政務服務效能,今年以來,寧都縣一方面錨定“對標深圳”的規則規制,深化服務模式創新,通過建立理論學習體系、開展 “如我+”換位思考行動、推行“好差評”閉環機制、強化廉政監督等方式,提升幹部服務意識。另一方面,設立“辦不成事”專窗、建立“接訴即辦、未訴先辦”服務理念等,推動審批效能再提速,讓學習教育成果真正惠及企業和羣衆。

在推進過程中,寧都縣堅持問題導向,綜合運用巡視巡察、開門教育等方式,全面深入查找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方面存在的問題。縣委巡察組在竹笮鎮九塘村賴屋組發現,48戶村民的110餘萬元徵地補償款竟滯留兩年未發放。問題曝光後,鎮黨委立即成立整改專班,通過“三查三看”作風整頓行動,重點查找幹部作風短板、制度漏洞和羣衆評價,對3名履職不力的村幹部進行約談提醒。整改期間,工作組先後收集村民訴求和建議58條。在制定分配方案時,創新實施“專家審覈+村民表決”雙保險機制:先由羣衆討論初稿,再請法律專家審覈修改,最後召開村民大會表決通過。這一民主決策程序確保方案獲得全體村民認可,最後滯留兩年的補償款在3天內完成發放。

寧都縣正以“民生實事清單”爲抓手,動態梳理民生實事、教育醫療、養老社保等領域的突出問題,實行清單化管理、項目化推進、責任化落實,持續推動解決羣衆急難愁盼問題。(鍾院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