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息訊號?央行標售存單利率降至16個月新低 隔拆利率同步下滑
央行。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中央銀行3日標售364天期定期存單1,400億元,得標加權平均利率降至1.361%,創下近16個月新低。同時,隔拆利率也跌破0.81%,收在0.809%,同樣刷新逾一年來低點。由於央行將於18日召開第3季理監事會,市場隨即聚焦這波利率走勢是否暗示降息訊號。
據央行統計,364天期存單自去年6月至今年6月,連續13個月加權平均得標利率都維持在1.4%以上。然而,自今年7月起,該天期存單利率首度跌破1.4%,並連續第三個月下探,今日標售更進一步降至1.361%。此一變化,使市場對央行操作策略的觀察更加敏銳。
不僅如此,短天期資金市場利率也出現同樣趨勢。9月以來,隔拆利率已連續3個交易日跌破0.82%,今天再度下探至0.809%,創下自2024年7月4日以來的新低紀錄。隔拆利率向來被視爲市場資金鬆緊的即時指標,這次與存單利率同步下行,令市場浮現「央行是否釋放寬鬆訊號」的疑問。
對於這波利率雙雙走低的現象,金融業者普遍認爲,短期內央行直接降息的可能性仍不高。目前經濟成長與物價走勢尚屬穩定,央行仍有理由維持政策利率不變。此次存單與隔拆利率的下降,更可能反映央行在不調整重貼現率的情況下,透過公開市場操作靈活引導市場利率下行。
金融圈人士進一步解讀,央行此舉或是希望透過市場利率的下修,舒緩企業及金融機構的資金壓力,同時維持金融市場穩定,而非提前爲降息鋪路。換言之,雖然利率走低引發降息聯想,但真正的迫切性不如市場預期。
金融人士認爲,央行仍將持續觀察國內外經濟與金融環境,尤其是臺美經貿政策變化對產業的影響,將成爲理監事會的重要討論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