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武寧:“紅領巾”彰顯新風采

本文轉自:人民網-江西頻道

“各位遊客大家好!歡迎來到武寧縣博物館。我是‘寧聽小號角’紅領巾講解員,接下來由我爲大家介紹……”清澈的童聲在展廳內迴盪。連日來,在江西九江武寧縣博物館、江西林長制展示館等場館,一支佩戴紅領巾的小小講解員隊伍格外引人注目。他們以稚嫩卻堅定的語言,生動講述武寧的紅色故事、生態畫卷與人文風情,帶領觀衆穿越時空,觸摸歷史的溫度。

據瞭解,武寧縣委宣傳部、共青團武寧縣委、縣教體局等部門聯合發力,整合全縣25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與少先隊實踐基地,推動26所中小學與基地結對共建。經過層層選拔,一支由202名少先隊員組成的“寧聽小號角”講解員隊伍正式成立。

隊伍依託專業教師團隊,量身定製培訓課程,構建起“理論授課+情景模擬”“老講解員傳幫帶”“實地打卡演練”三維培養體系,助力青少年從“能背稿”進階爲“善互動、有溫度”的合格講解員。

每逢重要時間節點,紅領巾講解員便化身“紅色文化輕騎兵”,活躍在各教育基地:在烈士紀念碑前,他們用故事還原烽火歲月;在林長制展館裡,他們以童趣語言闡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博物館內,他們用娓娓道來的講解讓塵封的歷史“活”起來。

該隊伍已開展志願講解200餘場,服務受衆超1.6萬人次。

近年來,武寧縣積極探索全媒體時代紅色文化傳播新路徑。線上,推進“互聯網+紅色文化”,通過微課堂、微視頻等形式,提升紅色資源智慧化、數字化水平,相關微視頻播放量逾1.5萬次,有效擴大了紅色基因傳承工作的影響力與社會認知度。線下,創新沉浸式體驗,組織“寧聽小號角”紅領巾講解員比賽暨少年兒童生態文明社會實踐營、春日生態研學等活動,讓青少年從“聽衆”變爲“主角”。沉浸式實踐創新了紅色文化傳播場景,使青少年在親身體驗中深化理解與認同,推動紅色文化宣傳在實踐中煥發新活力。

如今,“寧聽小號角”紅領巾講解員已成爲武寧縣新時代文明實踐的金名片。這些平均年齡不到12歲的孩子們,正用獨特的方式詮釋:紅色基因的傳承,絕非枯燥的重複,而是一場跨越時空的青春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