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腳巾」系統武陣傳喜訊 西港檨仔林鳳安宮宋江陣喜迎登錄文資授證!

▲臺南西港檨仔林鳳安宮宋江陣經文化資產審議通過爲臺南市民俗類無形文化資產,爲表彰廟方對宋江陣傳承之辛勞,由市長黃偉哲頒發文化資產登錄證書予以肯定。(圖/記者林東良翻攝,下同)

記者林東良/臺南報導

臺南西港檨仔林鳳安宮宋江陣爲臺南、高雄地區紅腳巾系統宋江陣的開山祖師,亦爲「西港刈香」香境內重要的陣頭之一,與安南區溪南寮、西港區烏竹林等莊之金獅陣,長久以來具有師承與兄弟陣之關係,歷史淵源深厚。

該陣於2024年11月經文化資產審議通過,12月公告爲本市民俗類無形文化資產。12日適逢廟方舉辦主神保生大帝聖誕平安宴,爲表彰廟方對宋江陣傳承之辛勞,由市長黃偉哲頒發文化資產登錄證書予以肯定,以表彰廟方對於宋江陣技藝傳承之長年貢獻。

市長黃偉哲表示,檨仔林聚落人口不多,卻能持續維繫傳統陣頭的運作,展現出強大的凝聚力與文化使命感。宋江陣能在當地居民世代接力下完整保存,實屬難得。此次文化資產授證,不僅突顯「西港刈香」豐富的文化層次,也見證紅腳巾系統武陣技藝的歷史軌跡與傳承脈絡。

西港檨仔林宋江陣歷史可追溯至19世紀中葉,當時烏竹林金獅陣重組時,曾延聘檨仔林師傅前往指導,由此可見該陣地位之崇高。陣頭最初由佳里番仔寮師傅楊紅教授,爾後技藝皆由莊內師傅代代相傳,從未中斷。更難能可貴的是,檨仔林宋江技藝亦傳播至麻豆磚仔井、安定新莊仔、佳里子龍廟等臺南地區,乃至高雄內門、田寮古亭等地,形成一個廣泛而穩固的傳承網絡。

該陣不僅完整保留入館、開館、探館、答謝、謝館等傳統儀式,亦延續莊頭對信仰與歷史的尊重,如出陣前必至「十三莊時期」主辦廟八份姑媽宮開旗斧,以示不忘本。入館時迎請「宋江爺」鎮館,並依手轎神示決定其姓氏,體現獨特的民俗信仰文化。在傳統精神下,前總教練謝鬧枝更將宋江陣演出程式系統化,並赴各地授藝,於民國75年榮獲教育部薪傳獎,成爲首位以宋江陣技藝獲獎者,其子謝志忠亦延續衣鉢,獲得第15屆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成爲最年輕的得主,展現代代傳承的實力與決心。

文化局代理局長林韋旭表示,宋江陣不僅是一項表演藝術,更是一種族羣認同與歷史記憶的體現。透過這次登錄民俗類無形文化資產,不只是對檨仔林鳳安宮長年努力的肯定,更象徵市府對傳統文化價值的重視與守護。文化資產的保存,不僅是延續技藝,更是讓未來世代能理解地方歷史與民間信仰的深厚底蘊。檨仔林宋江陣的登錄,不只是對一項文化活動的紀錄,更是對臺南武陣精神與社區文化記憶的一次珍貴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