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同陣百年傳承! 新化「拍面宋江陣」登錄市定無形文化資產
▲臺南市長黃偉哲親頒無形文化資產登錄證書予朝天宮代表,表彰百年宋江陣傳承不輟。(圖/記者林東良翻攝,下同)
記者林東良/臺南報導
夜色中鼓聲震天、陣頭起舞,臺南新化頂山仔腳朝天宮迎來一場別具意義的慶典,適逢天上聖母聖誕平安宴,臺南市長黃偉哲親臨廟埕,親手頒發「新化頂山仔腳朝天宮拍面宋江陣」無形文化資產登錄證書,肯定廟方對民俗文化的長年耕耘與不懈傳承,市議員李偉智、餘柷青一同見證歷史性時刻。
「文化資產不是博物館裡的標本,而是活生生的生命力。」黃偉哲致詞時表示,此次登錄不僅表彰頂山仔腳宋江陣的文化價值,更彰顯社區在民俗傳承上的深厚實力。他強調,唯有社區的參與與投入,文化的火種才能代代相傳、持續發光。拍面宋江陣創立於光緒18年(1892年),至明治37年(1904年)朝天宮重建後成爲當地重要陣頭,自日治時期即參與建醮、遶境等宗教盛事,迄今已逾130年曆史。即便頂山仔腳社區僅百餘戶人家,出陣機會有限,但「三代同陣」的傳承精神從未斷絕。耆老以一對一教學傳授陣法、兵器技藝、臉譜繪製與服裝儀軌,搭配影音紀錄保存,使該陣維持高度文化延續性。
這支陣頭不僅技藝繁複,儀式更是完備,成員出陣前需貼符、佩八卦符、行過爐儀式,並着草鞋、紅褲與紅巾,象徵守護與神聖。而「顧大嫂、孫二孃、扈三娘」3三位由男性扮演的女性角色,也讓人一窺古代民間戲陣的巧思與傳統性別觀的文化趣味。
陣式方面,從「日月陣」、「羅經陣」、「八城鎮」到「小西湖」等十餘套戰陣完整傳承,包含「時遷對打」等經典段落,呈現出高水準的演陣技巧與節奏美感。更珍貴的是,陣中仍保存昭和年間由首任館東長郭萬物手繪的陣法圖手稿,爲後人研究提供珍貴史料。
臺南市文化局指出,儘管頂山仔腳地處偏遠,卻展現出強大的文化凝聚力與自信心,這次能成功登錄爲市定無形文化資產,是地方與政府攜手守護文化的成果。未來將透過制度性保護與資源挹注,持續推動文化永續與在地傳承,讓這項深具歷史意義的陣頭文化,走得更遠、流傳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