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遂川:以“紛”“分”“芬”爲“鑰” 開啓便民服務新篇
本文轉自:人民網-江西頻道
“現在太方便了,進‘一扇門’就能把事全辦妥!”近日,在遂川縣大汾鎮便民服務中心,村民萬軍明爲哥哥萬榮通申請辦理因病支出型困難家庭手續後,不停豎着大拇指。
這暖心一幕背後,是中心以“紛”“分”“芬”爲“密鑰”,不斷整合部門資源,提升服務態度,“解鎖”便民服務新場景。
“紛”至沓來:功能聚合羣衆“升溫舒心”
“以前辦個事,醫保、民政、綜治要跑好幾個地方,現在拆圍牆打通後,一次全搞定!”村民古先生的感慨,道出了辦事羣衆的心聲。
此前,鎮便民服務中心與綜治中心之間有堵圍牆,不單單是物理上的阻隔,更像是部門間權責壁壘,日前,牆被拆除,目的是利於將政務服務、社會治理、民生保障等爲民服務平臺佈局相對集中,方便羣衆很快找到要辦事的區域,從空間上縮短距離,從機制上消除發生推諉扯皮的可能。
今年,“5+2”就業之家、退役軍人服務等職能完成進駐,服務功能全面升級,村民鍾世華便是受益者之一。
鍾世華的父親鍾永財曾是一名退役軍人,不久前去世,此次前來綜合窗口,是想諮詢喪葬費事宜,工作人員耐心詳細解答現行政策,並做好業務登記。“辦事方便,不用來回跑,還能順道諮詢民政、社保、醫保等業務,‘紛’至沓來的感覺越來越好!”
在4個綜合窗口前,工作人員忙碌有序,“吉先鋒”黨員示範崗的紅色標識格外醒目。“挑選業務骨幹充實窗口,科學管理,讓辦事羣衆享受到專業穩定的服務。”便民服務中心負責人介紹。
“分”工明確:制度保障效率“節節攀升”
“這是所需資料,您準備齊後一次就能辦好。”幫代辦員正耐心告知萬軍明。次日,資料第一時間就提交上級部門審覈,隨後審批通過,整個流程高效運轉,沒多幾天,這筆5000餘元救助金,順利打到了萬榮通“一卡通”賬戶。
“有了制度,辦事明明白白!”鎮黨委主要負責人謝輝說。他口中的“制度”,正是便民服務中心建立的“分工明確、權責清晰”體系。
首問負責、一次性告知、幫辦代辦、延時錯時預約等制度讓羣衆少走彎路;正在推進的“一表同享”改革,實現數據“一個口子進出”,避免重複填報;“諮詢-受理-辦理-評價-回訪”閉環機制,讓服務全程可追溯;鎮村兩級落實主任(站長)回訪制,針對不同評價分類處理,倒逼政務服務提質增效。
“芬”芳四溢:貼心服務舒適“直抵人心”
“小鐘,又麻煩你跑一趟!”張純鑫拉着幫辦代辦員鍾良英的手,眼眶有些溼潤。他行動不便,急需辦理養老資格認證,鍾良英得知後,主動帶着設備上門,手把手幫助完成人臉識別,還耐心講解了最新養老政策。其實,暖心服務全鎮隨處可見。
便民服務中心以“好差評”爲導向,每個窗口配備評價器,羣衆好評率超98%;“五進五提升”行動讓服務觸角不斷延伸,服務進村組,家門口就能辦事;網絡進家門,老人能享受“指尖服務”;政策進企業,精準對接商戶需求。
“紛”“分”“芬”,三個字勾勒出一幅政務服務新圖景,“吉事即辦”政務服務品牌持續擦亮,羣衆獲得感持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