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蓮花縣:創新教育載體 推動民生實事落地
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江西省萍鄉市蓮花縣迅速統籌部署,以作風建設爲引領,創新教育載體,突出教育實效,切實解決一批民生實事,讓羣衆切實感受到黨風政風持續向好帶來的新變化。
創新教育載體 築牢思想防線
“用5D全息技術還原劉仁堪烈士英勇就義的歷史瞬間,讓‘腳寫血書’的革命信仰變得可感可觸。”江西省蓮花縣升坊鎮劉嘉在參觀完劉仁堪烈士革命事蹟陳列館後激動地表示,在這裡參觀學習,彷彿跨越時空,親歷了那段血與火的歲月,對“革命理想高於天”的精神有了更深地領悟。
學習教育開展以來,蓮花縣不斷豐富學習教育載體,通過理論學習中心組交流學、讀書班專題學、黨組織帶頭學、主題班次集中學、紅色資源聯動學的“五學”工作模式,堅持個人自學、集中學習和紅色研學協同發力,充分利用本地豐富的紅色資源,將紅色舊址作爲開展學習教育的生動課堂。
蓮花縣作爲井岡山革命鬥爭時期的三個全紅縣之一,保存着衆多具有教育意義的紅色建築。該縣組織黨員幹部到甘祖昌故居、劉仁堪烈士革命事蹟陳列館、秋收起義高灘行軍會議舊址等地現場接受黨性教育78次,通過聆聽革命先輩的艱苦奮鬥故事,讓黨員幹部深刻領悟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以先輩爲榜樣,自覺抵制不良風氣,持續續寫“樸實勤勉、守正奮進”的良好形象。
突出教育實效 強化作風建設
蓮花縣深入開展“作風體檢”,推動全縣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對照不擔當不作爲、調研扎堆等28種情形,逐條“過篩子”建立問題清單,並針對查擺的問題建立問題清單和整改臺賬,動真碰硬開展整改整治。同時,強化警示教育,篩選彙編違規收送禮品禮金、違規吃喝等17個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典型案例,用“身邊事”教育警醒“身邊人”。
在強化監督的同時,蓮花縣還注重激勵引導,推出“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育學習模式。在線上,利用微信公衆號等平臺開設“鍥而不捨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專欄,定期推送學習教育知識、案例通報等內容,方便黨員幹部隨時隨地學習;在線下,通過“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活動、青年學習小組等方式,組織全縣1萬餘名黨員深學深悟、分享心得;突出抓好新提拔幹部、年輕幹部的學習教育,把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納入青幹班、科幹班等主體班次重點課程,樹立正面典型,發揮示範引領作用,在全縣營造比學趕超、幹事創業的良好氛圍。除此之外,該縣還充分利用“清明”“五一”等流動黨員返鄉契機,積極聯繫1600餘名流動黨員就近開展集中學習、座談交流,確保流動黨員“流動不流學”。
解決民生實事 提升羣衆幸福感
“以前到了用水高峰,我們這邊的出水量就會比較小,現在隨時打開水龍頭,水量都是足足的,真的是太好了。”近日,蓮花縣城鄉供水一體化項目泣馬坳水廠的穩定供水,惠及到離水廠10公里外的坊樓鎮江山村,村民們樂得合不攏嘴。針對部分村組地勢較高、進水量與出水量不匹配、增壓設備功率偏小等問題,蓮花縣舉一反三排查工作短板,逐個問題分析研究,分別拿出解決舉措,並建立問題的提前預警和處置機制,不斷提升供水的統籌調配和保障能力。
蓮花縣堅持把學習成果轉化爲服務羣衆、推動發展的實際成效。不斷暢通羣衆反映渠道,健全完善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雲上龔全珍工作室等平臺的羣衆訴求辦理機制,與縣紀委監委等多部門創新聯席會議制度,通過跟蹤督辦、線索查辦等形式,推動羣衆訴求高效辦理。
學習教育開展以來,蓮花縣已按期辦理完成315件民生實事,按期辦結率100%;全面落實“四下基層”制度,完善推廣“三單治理”模式,在全縣開展“走基層、察民情、轉作風、辦實事”“週五網格日”等活動,動員1800餘名黨員幹部下沉網格走村入戶,點對點收集羣衆訴求。
同時,該縣廣泛開展民主議事協商活動200餘場,廣泛收集羣衆訴求建議600餘條,推動污水管網改造提升、城鄉道路修繕等一批民生實事落地落實,大大提升了羣衆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劉瓊、鍾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