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崇仁:巧做理論宣講“加減乘除”算出羣衆“幸福答卷”

近年來,江西省崇仁縣傾力打造“仁理講堂”宣講品牌,持續豐富宣講載體、創新宣講形式,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千家萬戶、走進羣衆心坎,讓宣講走“新”更入“心”。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在崇仁大地落地生根、浸潤心田。

“加”入“宣講力量”讓宣講準確到位

堅持按照政治素質高、理論素養高、宣講能力強的標準,建強各類宣講隊伍,打造“仁理講堂”宣講團。發揮領導幹部“關鍵少數”示範帶頭作用,從優秀機關幹部等羣體中選擇政治素質好、能力水平高、宣講能力強的同志組建“縣委宣講團”,圍繞黨中央重大決策和重點任務,集中講好會議和決策的背景、意義、內容、創新舉措等,推動黨的理論政策熱在基層、熱在民心。爲進一步弘揚典型震撼心靈的精神力量,組織“中國好人”吳君梅等道德模範成立“好人宣講團”,開展“好人宣講‘聲’入人心”活動80餘場。挖掘培育地方特色的“土藝人、土團隊、土專家”50名,組成“草根宣講團”,用羣衆聽得懂、願意聽的語言宣講傳播黨的創新理論,將“大道理”講成“小故事”,把“普通話”講成“地方話”,今年以來在村頭巷尾、田間地頭、茶館開展“板凳課堂”230餘場,讓理論宣講更接地氣、更聚人氣。

“減”少“照本宣科”讓宣講貼近羣衆

“各位業主鄰居,物業條例其實就是咱們小區生活的‘規矩冊’,簡單說就是爲了讓大家住得更舒心。物業會做好小區的衛生打掃、設施維護,咱們按時交物業費,一起把小區打理得整整齊齊、安安穩穩,住得才更踏實呀!”退休片警老楊正在小區爲居民們開展物業政策宣講。

理論宣講始終堅持內容爲王,結合羣衆的工作和生活,將宣講場所搬到實踐現場,走進田間地頭、社區院落、廣場集市、街頭巷尾,把宣講陣地延伸到城市、農村“末梢神經”。緊密結合當前形勢開展“宣講+”活動,組建12支“輕騎兵”宣講小分隊,針對基層羣衆羣衆遍關心的住房、教育、醫療、衛生等重點民生領域開展“菜單式”宣講,把黨和政府解決問題的思路方法、進展成效說透徹,把羣衆的利益安排、實惠好處講明白進一步統一思想,擴大共識。今年以來幫助解決羣衆急難愁盼問題30餘個,切實在理論宣講中服務羣衆。

“乘”以“多重結合”讓宣講有滋有味

基層理論宣講怎麼講?通過形式創新,讓羣衆願意聽、聽得懂是關鍵。深入做好“宣講+”文章。“宣講+文藝”以“文化進萬家”“我們的節日”等文化活動爲載體,通過戲曲、快板、三句半等文藝形式,拉近理論與羣衆距離。創作推出《家風家教》《談婚論“價”》《大地飛歌》等展現時代氣質和風骨的文藝精品,目前共開展“文藝+理論”宣講活動50餘場,覆蓋全縣15個鄉鎮,受益羣衆超10萬人次。做到“宣”出特色、“講”到深處、“聲”入人心,讓廣大羣衆共享理論和文化雙重成果。還主動挺進互聯網主戰場,搭建雲宣講平臺,探索開展“微宣講”“微傳播”。其中,圍繞“砥礪新徵程 宣講新使命”等主題策劃推出系列短視頻,製作《用愛守護折翼天使》《車輪上的民生答卷》《“零彩禮”爲愛情減負》等25個微宣講視頻,其中《“零彩禮”爲愛情減負》獲全省優秀宣講微視頻。

“除”去“天淵之隔”讓宣講精細服務

“乾溼要分開,能賣拿去賣,有害單獨放。綠廚廚,黃其其,紅危危,藍寶寶。可回收,丟藍色,有害垃圾丟紅色,廚餘垃圾是綠色,其他垃圾用灰色。垃圾多,危害大,分類擺放人人誇。餐廚垃圾單獨放,有害垃圾別亂拋。”中大社區的網格員龔穎用通俗易懂順口溜的方式,向小區居民宣講垃圾分類知識。居民王大媽說道:“這比發傳單管用,聽一遍就知道了。”

崇仁縣創新打造“理論宣講+實踐體驗”服務模式,組建1支由黨員、網格員、志願者組成的社區志願者服務隊,結合網格聯動服務日活動,將消防安全、垃圾分類、電信反詐、移風易俗等科普知識送到居民身邊,宣講志願者通過面對面講政策、聊發展的形式,將宣講內容精細化、通俗化,讓宣講活動既有高度,又有深度,更有溫度,把黨的精神融入“柴米油鹽”“茶餘飯後”,實現了宣講“零距離”。今年以來,累計開展20餘場主題惠民活動,惠及羣衆1500餘人次。(王晶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