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無錫樑溪區:倒查5年 堵住就業補貼發放“漏洞”
原標題:無錫樑溪開展專項整治保障低收入羣體就業權益(引題)
倒查5年,堵住就業補貼發放“漏洞”(主題)
新華日報記者 顧敏
3月12日下午1點多,在無錫市樑溪區惠華社區戲曲盔帽製作工作室,46歲的郭利明專注地爲傳統錫劇頭飾縫製裝飾——得益於樑溪區打造的“15分鐘就業服務圈”,曾經全職照顧家庭的她,如今在家門口實現靈活就業。
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事關人民羣衆切身利益。去年以來,無錫市樑溪區紀委監委緊盯就業補助補貼領域的突出問題,重點圍繞就業扶持政策落實、就業補助資金管理使用、職業技能培訓等方面,嚴查培訓人員資料造假、審批創業補貼把關不嚴、冒領套取補助資金等問題,以“小切口”整治保障好低收入羣體就業權益。截至目前,已處置相關問題線索19條,立案查處17人。
在辦理一起黨員幹部違規收受禮金案件時,樑溪區紀委監委第一紀檢監察室注意到一筆3000元的轉賬記錄較爲可疑。經過循線深挖,社區黨總支書記李某等人騙取就業補貼並私分的線索很快浮出水面。經查,李某分別向酒吧老闆張某和戰友劉某介紹“青年就業見習”項目情況,希望張某、劉某爲其提供符合條件的見習青年信息,並承諾相關人員無需到社區參與工作,考勤表由社區虛假填寫、上報。截至案發,張某、劉某共提供有效見習人員信息5條,騙取見習補貼3萬餘元,李某從中獲利9000元。去年12月,李某被給予黨內警告處分。
在另一起案件中,遠在徐州的小趙僅在社區實際見習一週多,就在堂姐趙某(社區工作人員)的幫助下,編造滿勤記錄,輕鬆獲得3個月青年就業見習補貼5640元。去年12月,趙某被樑溪區監察委員會給予政務警告處分。
這些案件背後,暴露出監管層面存在“失靈”問題。以青年就業見習補貼爲例,補貼申領均需在申報系統上進行,要成功領到補貼,除了必須符合高校畢業後2年內未就業等“硬槓槓”,還需要社區等見習單位出具不少於3個月的考勤記錄。但實踐中,由於審覈工作大多依賴系統,一旦見習單位負責考勤的有關人員“擡擡手”或有意造假,就可輕易騙過系統審查,從而騙取補貼。
據統計,僅去年,樑溪區發放的各類就業補助等惠民補貼就超過1億元。如此面廣量大的資金,一旦監管不到位,極易滋生腐敗。在區紀委監委的督促推動下,樑溪區人社局全面開展自查自糾,對2020年以來發放的就業補貼進行全面起底、系統排查,通過大數據比對覈實,排查出4家企業存在補貼審覈後減員、人員批量轉移等情況,追回補貼20餘萬元。
在深入剖析案件的基礎上,區紀委監委派駐第三紀檢監察組推動區人社局深入查找問題產生的根源和癥結,健全完善業務內部控制制度,進一步堵塞漏洞、防範風險。去年12月底,樑溪區人社局出臺《關於進一步加強社保基金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編制完善《業務內部控制制度彙編》並動態更新調整,明確各類補貼的事項清單,強化經辦業務的事前控制、事中監測、事後監督檢查,明確監管審覈重點,嚴防就業補貼“跑冒滴漏”。
與此同時,在區紀委監委的監督推動下,區人社局等職能部門制定“一人一檔、一人一策”就業幫扶政策,創新打造“家門口”的就業服務站。目前該區共建成37家社區就業服務站,兜底幫扶困難羣體就業5172人,累計發放就業補助等惠民補貼2.14億元,惠及勞動者12.06萬人次。
來源:新華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