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首單社會資本水土保持生態價值轉化交易在宿遷簽約
來源:滾動播報
(來源:新華日報)
2025年7月31日,泗洪縣迎湖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態產品價值轉化交易成功簽約。這是宿遷市首單此類生態權益交易項目,標誌着泗洪縣在探索“水土保持+市場機制”的生態價值轉化路徑上取得重要突破,併成功打造了全省首單社會資本培育的現代生態養殖資源經營權轉讓案例。
本次交易由江蘇洪漁科技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將2039.58畝塘口的三年現代漁業養殖經營權及相關經營活動,以1132萬元的價格轉讓至宿遷楠景水產食品有限公司。交易的核心載體是泗洪縣創新打造的“智慧空天漁場”(ISF),該項目融合“空天技術+生態治理+市場運營”模式,開創了“養魚固土兩不誤”的生態治理新範式,率先破解了水產養殖與水土流失治理的矛盾,爲生態資源“增值變現”提供了科技化、市場化的新路徑。
作爲“水土保持+現代漁業”融合示範工程,智慧空天漁場依託泗洪兩山生態集團,以空天遙感、AI算法等技術爲支撐,構建“水—土—魚”協同治理模式。通過無人機巡護、遙感監測形成“空天防線”,AI水土分析平臺打造“數字防線”,蘆葦固土、沉水植物護岸構築“生物防線”,三道防線讓迎湖小流域水土保持率提升至99.93%,土壤侵蝕模數降至傳統模式的1/10,年減少入湖泥沙4.5萬噸。
項目創新“治理—增值—共享”閉環體系,構建“碳匯—水質—土壤”動態覈算模型,讓固土保水、尾水淨化等生態效益可量化;建立“127”收益分配機制,10%反哺流域水土治理,20%投入設施管護及技術研發,70%惠及當地村民,帶動50餘戶轉型就業,戶均年增收超2萬元。
宿遷市始終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爲指引,統籌推進溝、河、堤、田、林、路、草系統治理,積極探索“兩山”轉化的路徑。近年來,宿遷市聚焦水土流失敏感帶—西南崗山丘區、生態脆弱帶—黃河故道沙土區,以小流域爲單元實行系統治理,形成雙區攻堅兩手抓的基本格局。同時,結合黃河故道富民廊道、西南崗片區鄉村振興幫促等工作,協同聯動加快推進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治理成效顯著,全市中度及以上水土流失全面消除,全市水土保持率達97.22%,榮獲全國水土保持工作先進集體。
此次,泗洪智慧空天漁場項目,從“泥灘荒塘”到“生態寶庫”,泗洪智慧空天漁場以科技賦能破解生態保護與產業發展的矛盾,提供了水土保持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可複製、可推廣的實踐經驗。下一步,宿遷市將繼續積極培育優質豐富水土保持生態產品,持續實施收益反哺生態環境治理的原動力途徑,完善“覈算—定價—交易—反哺”全鏈條機制,規範交易全鏈條管理。同時,積極探索多樣化的價值實現路徑,努力實現多點開花、多路徑轉化的態勢。以水土保持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爲基礎,拓展至多維水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打好水體生態產品價值“組合拳”。 陸虹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