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家社區企業撬動社會資本近千萬元!江蘇首批社區企業落地吳江

交匯點訊 3月21日,記者從蘇州市吳江區委社會工作部獲悉,當地4家社區企業全面落地運營,累計對接項目16個,盤活社區閒置房產11處1.7萬平方米,共撬動社會資本投入近千萬元。

社區企業是一個新事物。湖東社區服務有限公司去年10月正式開辦,由社區居委會獨立實繳資金作爲註冊資金,爲社區經濟組織。楊麗莉是公司法定代表人,也是湖東社區的黨總支書記。楊麗莉說,甘草書店、共享生活空間、蘇大全民夜校、城市營地等4個社區企業項目已經落地。目前,公司已有一萬多元的收益,這些錢全部投入惠民服務中,後續企業運營所得收益也將持續反哺社區。

蘇大全民夜校項目3月開班以來,已推出美妝、八段錦、太極三門課程。10節課學費500元,遠低於市場價,成爲居民中的“搶手貨”。“課程很受歡迎,已招收近70位學員。” 在蘇州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全民教育培訓學院培訓中心主任翟茂華看來,和社區組合“出道”,讓大學在推進全民教育裡有了基層“觸角”,輻射範圍更廣了。

湖東社區居民張紅梅在夜校項目中擔任班主任,每週薪資約300元。“白天我上老年大學,晚上在夜校工作。既有收入,又有意義。”

楊麗莉說,社區企業計劃每落地1個項目平均帶來2個就業崗位,項目20%的利潤投入社區治理微更新微服務項目中。

去年,吳江區委社會工作部會同區委組織部和區民政局出臺了試點成立社區企業的工作方案,明確了社區企業的利潤分配模式、經營管理制度等內容,首批選取湖濱華城社區、龍河社區,新柳溪社區、湖東社區4個社區,在全省率先開展試點。

“社區企業模式促進社區自我造血,盤活社區存量空間,提升爲民服務水平,具有探索意義。”吳江區委社會工作部部長張霞說,試點企業通過“自營+聯營”的模式,引導合作方爲居民提供服務項目,目前已落地項目5個,提供本地就業崗位50餘個,吸引200餘名志願者參與共建,推動居民從“服務對象”轉爲“治理主體”,實現基層治理與民生改善雙向賦能。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陳珺璐 倪方方

特別聲明:本文經上觀新聞客戶端的“上觀號”入駐單位授權發佈,僅代表該入駐單位觀點,“上觀新聞”僅爲信息發佈平臺,如您認爲發佈內容侵犯您的相關權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