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崑山推進青少年普法:讓法治從牆上標語變成身邊故事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張仟煜 記者 李超)“原來法律離我們這麼近!”在江蘇省崑山市張浦震陽實驗學校,這個“行政執法現場情景模擬大比武活動”的初賽舉辦地,近兩百名師生和家長觀看比賽,通過情景演繹這一鮮活形式,實現“零距離”普法互動。

爲了增強青少年法治意識,讓師生直觀感受行政執法流程,該校法治副校長姚昱提出將活動初賽場地設於校園內的建議,獲積極響應。

比賽過程中,城管、市監、應急、生態環境等部門打破傳統執法普法重理論、輕實踐的侷限,以真實案例爲藍本編排模擬執法情節,將生動的執法活動“搬”進校園。

“讓法治從牆上標語變成身邊故事。”姚昱表示,這種“體驗式普法”不僅能破解“法律條文枯燥”的難題,更通過“執法視角轉換”,讓學生真正理解“法治社會”背後的公民責任。

姚昱是崑山市司法局張浦司法所所長,自2024年年初擔任張浦震陽實驗學校法治副校長。從2022年開始,法治副校長制度被納入崑山依法治校的關鍵措施,實現校內外法治教育的協同推進。目前,法治副校長已實現全市148所中小學校全覆蓋。

近年來,崑山將青少年普法作爲公民法治素養提升的重要一環,以“政府主導、學校主陣地、社會協同”模式,優化整合政府部門、學校、社區、家庭、社會組織多方力量,用足用優法治資源,構建覆蓋全域的法治教育支持網絡,打造法治教育的“社會共同體”。

法治副校長廣泛整合學校、家庭與社會資源,凝聚校內外合力,推動學校課程設置、實踐活動、法治教育陣地建設持續優化,從源頭增強青少年學法用法法治意識。

在姚昱的倡議下,學校舉辦形式新穎的普法活動,如校園法治漆扇文創大賽等。在大賽中,由學生和家長共同製作繪有法治寄語的漆扇。開展一年以來,吸引了各個年齡段的學生和家長。

這兩年來,崑山市司法局打造“尚法小鹿”動漫IP,通過微信視頻號推出系列普法短劇,以二次元形式解讀法律。此外,崑山推出法治非遺課堂,將剪紙、崑曲等傳統文化與法治主題結合。

截至目前,崑山市在148所中小學設立普法工作聯繫站,校園法治圖書室、宣傳欄覆蓋率超90%,讓法治觸角延伸至每個角落。

崑山還規劃了法治教育專門課程,將青少年法治教育課本納入免費教科書範圍,採用故事教學、案例研討、法治辯論等多種教學方法,講解防範校園欺凌、遠離性侵害等方面法律知識;建立3631名“法律明白人”、500餘名志願者組成的護航隊伍,形成覆蓋全市的法治神經末梢。

樊鎏從事德育工作十餘年,現任崑山市蓬朗高級中學校長,同時也是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崑山基層立法聯繫點首批立法信息員。

自2020年9月當選立法信息員以來,樊鎏先後參與國旗法、國徽法、長江保護法、反食品浪費法、教育法等多部國家法律草案和修正草案的意見徵求工作,提出意見建議20多條。

在國徽法修正草案公開徵求意見期間,他從校內外調研的實際出發,提出“國徽應當作爲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內容”意見建議,經論證後被納入法律。

樊鎏主張打破以往“一刀切”的普法形式,按照不同的年級進行鍼對性的普法教育,比如小學階段開展普法遊戲,高中階段則通過理論學習與模擬立法過程等形式進行相應的普法教育。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