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靜玲專欄》普丁的和平代價

美國總統川普(左)宣佈,美東時間19日上午10時將先後與俄羅斯總統普丁(右)、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中)通話。(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預定19日與俄羅斯總統普丁通電話,討論如何結束烏克蘭戰爭;隨後川普將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和北約國家領袖通話,希望能達成俄烏停火協議,結束俄烏戰爭。

此前,俄羅斯和烏克蘭雙方16日在土耳其舉行了俄烏戰爭爆發3年來首次的面對面會談。會談不到2小時便結束,雙方沒有縮小分歧的跡象。烏克蘭消息人士指稱,莫斯科提出的要求「不切實際」。之後,俄羅斯在18日對烏克蘭發動了對烏全面作戰以來最大規模的無人機攻擊。

各界對俄烏的土耳其會談原持觀望和期待,川普也提議只要普丁親自出席,他也願意參加上週五在伊斯坦堡舉行的會談,但普丁最終拒絕出席。

過去4天短暫但密集直接的發展,讓人不禁思考,當大家都把注意力集中在促成俄烏停火,協議對烏克蘭意味着什麼時,相對地,俄烏停火對俄羅斯又代表着什麼呢?克里姆林宮要爲和平付出什麼代價?普丁付得起和平的代價嗎?

烏克蘭同意放棄部分領土換取停火,不得加入歐盟和北約,這是普丁一直尋求的勝利。在政治和戰略目的外,停火也意味普丁終於可以結束一場始料未及漫長且昂貴的戰爭。然而,停火同時也可能終結俄羅斯的戰爭經濟。

自2022年全面入侵烏克蘭以來,儘管制裁導致俄羅斯與西方國家貿易中斷、外匯儲備遭凍結,以及被孤立於大部分國際銀行體系之外,但俄羅斯的經濟仍因每天以超過6 億歐元的速度出口到世界各地的石油貿易,加上高額戰爭開支的支撐,呈現屹立不搖。

從這個角度觀察,不幸且殘酷的,普丁對烏克蘭發動戰爭反成爲刺激俄羅斯經濟的工業活動。俄羅斯政府高達1/3的支出用於戰爭必需品,包括彈藥、燃料、車輛、食品、士兵薪餉,以及對陣亡兵員家屬的撫卹補償,凡此種種,都成爲刺激俄羅斯經濟活動的因素。戰爭結束將導致刺激措施和經濟再平衡的結束,且可能對俄羅斯帶來經濟衝擊。

戰爭結束也可能爲俄羅斯的社會和勞動市場帶來變化。隨着俄羅斯目前部署在烏克蘭的60多萬軍員返國,其中包括大量傷兵,將使情況變得更復雜。英國國防部估計,戰爭爆發以來,俄羅斯方面的傷亡人數已達90萬人,其中死亡人數估計爲20萬到25萬人。

大量受傷士兵從烏克蘭返回,可能會造成社會問題。這個層面的考量並非空穴來風,俄羅斯媒體已表達了對「沒有工作或受傷,且沒有足夠福利的退伍軍人」的擔憂。而從越戰、伊拉克及阿富汗等入侵他國的戰爭中,我們可看到退伍軍人返回本國後對社會造成的動盪。

縱使俄羅斯在俄烏戰爭停火後襬脫經濟制裁,迎向俄羅斯的已是一個與2022年戰爭爆發時截然不同的全球經濟。川普的貿易戰對美國和中國都有深遠影響,而中國則是俄羅斯石油的最大買家,無論如何,俄羅斯都不會在穩定成長的環境下重返全球經濟體系。

由此看來,普丁即使在取得2022年全面入侵烏克蘭時的戰略目標,在烏克蘭不加入北約、承認領土割讓下與基輔成停火協議,對於普丁來說,同意停火付出的和平代價是停戰後俄羅斯國內的嚴重經濟衰退和不可避免的社會動盪。至於經濟和社會創傷對俄羅斯政治體制的衝擊,以及對普丁政權的影響爲何,目前尚難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