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經典翻轉成新章 臺北喜來登安東廳讓火候幻化出新風味
圖/臺北喜來登大飯店
在臺灣的西餐文化裡,牛排一直屹立經典不敗的地位。從街角的平價鐵板餐到高端牛排館的靜謐場域,它的存在象徵着慶祝、儀式感與國際接軌。位於臺北喜來登二樓的安東廳牛排館,選擇把這門不敗經典,玩出新意。蔡世上主廚端出三款風格迥異的全新風味牛排——來自紐約百年牛排館的澆淋靈感、承襲歐洲香料傳統的煙燻演繹,以及自美國南方肯瓊文化汲取的辛香脆皮。不只是爲了風味的變化,更像是一場豐富的文化傳遞。
蔡世上主廚。 圖/臺北喜來登大飯店
臺北喜來登安東廳擁有 30 年曆練的主廚蔡世上對牛排的理解,從安東廳的法餐時期到如今的牛排館定位,他將火候、香氣與文化融入一道道料理,讓經典不再只是單一風格,而是跨越時空的再詮釋。
前菜「鮪魚塔塔佐韓式辣醬」。 圖/臺北喜來登大飯店
油淋風味──來自紐約的劇場式開場
全新油淋風味帶骨紐約客。 圖/臺北喜來登大飯店
靈感來自紐約百年名館 Peter Luger 的「油淋風味牛排」,是這三款裡最戲劇化的演出。安東廳主廚蔡世上選用 Flannery 乾式熟成 28 天的丁骨牛排,這是來自美國加州的傳奇肉舖,被譽爲「肉舖界的愛馬仕」。850 度的高溫鎖住肉汁,牛排靜置在燙至 230 度的瓷盤上,白蘭地點燃酒香,隨即澆淋法國 AOP 認證萊思克澄清奶油。這是一場桌邊劇場,滋滋作響的聲音與奶油焦香的榛果氣息,先征服了感官,才引領味蕾進入牛排殿堂。
鹽燒風味──草本煙霧裡的靜思低語
鹽燒Prime 30天干式熟成丁骨。 圖/臺北喜來登大飯店
這道靈感來自歐陸傳統以香料與粗鹽煙燻肉品的保存技法,結合現代料理的「短暫煙燻 Flash Smoking」概念。上桌前,牛排與八角、月桂葉、迷迭香、帶皮蒜頭一同放入鑄鐵鍋,鍋底覆以粗鹽加熱,煙霧在密封的三分鐘裡滲進表層。揭蓋瞬間,草木與肉香交疊,像一縷晨霧將森林搬進餐桌。
這道料理提供 30 天干式熟成的 Prime 級丁骨、菲力與肋眼,每一口咀嚼間,煙燻香與牛肉的本味在齒頰之間留下悠長尾韻。
前菜「鑲餡透抽佐西班牙臘腸」。 圖/臺北喜來登大飯店
紐奧良脆皮風味──火力與辛香的奔放
紐奧良脆皮風味美國Prime紐約客。 圖/臺北喜來登大飯店
紐奧良脆皮牛排則毫不掩飾它的張揚個性,將南方肯瓊文化的奔放注入每寸肉纖維。高溫直火封鎖肉汁,趁熱刷上奶油,再灑上以紅椒粉、大蒜粉、洋蔥粉調製的肯瓊香料,最後以明火烤箱烘烤,讓表面形成略帶酥脆的辛香外殼。切開時,外層香脆,內裡多汁,肋眼與紐約客部位尤能展現這種對比感。這是一道會讓人聯想到爵士樂的料理:節奏感強烈,卻有不容忽視的細節。
前菜「北海道乾貝青花菜泥」。 圖/臺北喜來登大飯店
當主菜落幕,甜點接手這場演出「火焰焦糖薄餅」桌邊秀,源自法國的經典薄餅,由侍者在桌邊即席製作:薄餅置於以依思尼奶油炒制的柳橙焦糖醬中,點燃白蘭地與君度橙酒,火焰沿鍋緣竄動,光影與香氣交織,最後搭配自制香草冰淇淋,冷熱交錯,將這場味覺旅程收於溫潤甜香的記憶中。
※本文由《TASTE 品味志》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