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17%佔牀率…臺大醫院設OPAT中心 每天最多收50病人、下班時段也適用

臺大醫院OPAT中心設置於臺大醫院院史室原址,分上午7至9時、晚上8至10時二時段提供民衆治療,每天量能約30至50人,符合治療對象病人,可在上班前、下班後直接到中心接受治療。圖/臺大醫院提供

衛福部8月起開放健保門診靜脈抗生素治療獎勵方案,肺炎、尿路感染、軟組織感染、骨髓炎、心內膜炎等感染症病人,可從住院改爲門診靜脈抗生素治療(OPAT)。臺大醫院試辦OPAT三個月,減少17%病房佔牀率,昨起成立「OPAT中心」,擴大適用對象,不限急診病人,門住院病人也適用,且可於晚間8至10時下班時間接受治療。

臺大醫院急診醫學部主任張維典指出,感染症病人除直接至急診就醫外,也有部分病人是從門診轉出,因病房尚無空牀,被安排至急診接受治療,同時等待住院,這會增加急診暫留病人數,試辦門診靜脈抗生素治療期間,8月收治46人、9月71人、10月收治55人,這些病人原先需要等待一般內科住院病牀,以9月分71人換算,採門診靜脈注射抗生素,減少病牀佔牀率17%。

試辦期間門診靜脈抗生素注射是由急診醫學部負責處理,且適用病人僅限急診病人,臺大醫院成立OPAT中心後,由專責醫護團隊負責病人中勞,適用對象也擴大到門診、住院病人,盼緩解急診壅塞,提升病牀使用效率。張維典說,除較輕微感染症病人外,有些病人感染程度相對嚴重,但住院一段時間後病情穩定,便可提早出院、釋出病房,至OPAT中心接受治療。

張維典說,目前OPAT中心設置於臺大醫院院史室原址,分上午7至9時、晚上8至10時二時段提供民衆治療,每天量能約30至50人,符合治療對象病人,可在上班前、下班後直接到中心接受治療,視抗生素類別選擇每日一次或二次治療,也可使用納入健保的「連續輸注器」,裝設在病人身上逐漸輸注藥物,藉由多元抗生素選擇,避免使用後線抗生素,導致抗藥菌出現。

臺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任程邵儀表示,門診靜脈抗生素注射爲世界潮流,輕症病人不必待在醫院住院施打抗生素,可減少幾診壅塞情況,OPAT中心爲院層級整合中心,除原先急診病人外,家醫科部分住院病人,原先需住院施打抗生素7天,未來治療一、二天病情穩定後,第三天便可出院,改用門診靜脈注射,空出病牀讓更有需求病人使用。

臺大醫院試辦OPAT三個月,減少17%病房佔牀率,昨天起成立「OPAT中心」,擴大適用對象,不限急診病人,門診、住院病人也適用,且可於晚間8至10時下班時間接受治療。圖/臺大醫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