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脂期也能逛夜市?營養師揭密:炸物不是完全禁區
▲減脂期要怎麼逛夜市?炸物能吃嗎?(示意圖/Unsplash)
記者黃棱涵/綜合報導
夜市是許多臺灣人共同的味覺記憶,炸雞排、滷味、珍奶香氣撲鼻,讓人一走進去就難以招架。不過,營養師珊珊提醒,這些高油、高糖的料理若吃太多,不僅容易讓熱量超標,也會增加身體負擔,她整理出減脂期專屬的「夜市點餐攻略」,教大家如何聰明選擇,吃得開心又不爆卡。
珊珊指出,想在夜市吃得健康,首要原則是「換個烹調方式」,像是炸臭豆腐可改成清蒸版本,紅燒牛肉麪可選清燉湯頭,油脂與鈉含量都能大幅減少,至於章魚燒,建議少加美乃滋,只刷醬油、灑柴魚片,就能保留風味又降低脂肪攝取。
而「飲料」是夜市中最容易忽略的「隱形熱量陷阱」,珊珊提醒,若選擇無糖茶飲或氣泡水、不加料,就能避免攝取過多糖分,「既能解渴,也不破壞整體熱量控制」。至於夜市經典的鹹酥雞,她建議挑選有「脫油機」的攤位,能有效濾出多餘油脂;炸魷魚也能改點炭烤魷魚,省去裹粉油炸的過程,熱量自然下降許多。若想來點清爽選項,關東煮是不錯的替代品,湯頭清淡又能補充蔬菜與蛋白質。
想平衡油膩感,水果與甜點也能聰明挑。珊珊推薦甘草芭樂、紅心芭樂等低糖水果,既能解膩又補纖維;若想吃甜點,一串糖葫蘆剛剛好,既滿足口腹之慾,也不怕攝取過量。
珊珊也分享三個「夜市生存法則」:一、「先逛一圈再決定」不急着下單,可避免被香氣誘惑亂吃。二、「與朋友分食」夜市份量常偏多,分着吃既能嚐遍各攤,也能控制總熱量。三、「蔬菜先墊胃」先吃關東煮蔬菜或水果,纖維能提升飽足感,減少對炸物的依賴。
珊珊強調,夜市美食不必戒掉,只要「選對料理、控制份量」,就能吃得盡興又無負擔。「健康飲食不是剝奪,而是選擇,聰明吃,夜市也能變成營養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