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指滴滴、美團!劉強東動作頻頻,繼跨界“殺入”外賣市場後,京東又有大消息!低調上線打車服務
在跨界推出外賣服務僅一週後,京東App因低調上線“國內打車服務”再次引發市場猜想。目前,用戶通過京東搜索“打車”可跳轉至“易企出行企業版”小程序,該服務已接入曹操出行、T3出行等超百家網約車平臺,覆蓋全國400餘城,新用戶最高可獲30元優惠券。值得關注的是,該服務運營主體爲劉強東投資關聯企業,且以流量聚合模式切入,或爲京東構建“超級生活服務入口”鋪路。
天眼查數據顯示,“易企出行”運營公司上海途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成立於2015年,雖未與京東集團直接股權關聯,但穿透後實控人與劉強東投資版圖存在交集。該平臺定位企業級出行服務,已整合曹操、首汽、陽光等主流運力,並通過SaaS系統降低30%流量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易企出行未開放個人用戶自主註冊,目前僅支持受邀企業接入。
對此,京東相關人士迴應表示,京東App在2022年接入了一家第三方打車服務,目前暫無推廣計劃。
儘管京東強調“暫無推廣計劃”,但實測顯示二者價差呈現區域化特徵:以北京國貿至首都機場路線爲例,京東打車(易企出行)經濟型報價98元,較滴滴快車低12%;而上海陸家嘴至虹橋站路線,滴滴特惠快車反便宜8%。行業人士透露,聚合模式下平臺議價能力取決於訂單規模,京東憑藉6.7億年活躍用戶或對中小平臺形成吸引力。
值得警惕的是,目前頭部平臺滴滴仍把控超七成市場份額,高德、美團等聚合平臺已佔據24.4%訂單量(交通運輸部2024年10月數據)。京東若想破局,需直面獲客成本高企、用戶習慣固化等挑戰。
“京東入局本質是流量再分配戰爭。”一位出行行業投資人分析,電商巨頭手握高頻消費入口,若能將用戶年均60次的購物行爲部分轉化爲出行需求,足以重塑市場格局。目前京東打車入口仍隱藏較深,未來若提升至首頁展示位,或將觸發新一輪補貼戰。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大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