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獄收容人C肝陽性率高達5成 掛號費恐成治療阻礙

國民健康署署長吳昭軍表示,全國矯正機關約5萬名收容人,C肝抗體陽性率約5成,全臺推估有6000名C肝抗體陽性及需診治的收容人。(王家瑜攝)

世界衛生組織(WHO)設定2030年全球消除C型肝炎目標,臺灣則希望提早到2025年達標,全臺5萬多名監獄收容人是關鍵。儘管C肝藥物有健保給付,但全臺推估有6000名C肝抗體陽性及需診治的收容人,今年在國際扶輪和敏盛體系支持下,協助負擔掛號費等自付費用,盼完成消除C肝的最後一哩路。

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和法務部矯正署合作推動「2023-2025矯正機關C型肝炎篩檢及治療計劃」,全國共計45家監所和29家承作醫院納入計劃配合執行,進入監所位收容人進行新入監篩檢和年度普篩。

國健署署長吳昭軍表示,全國矯正機關收容人數約5萬,C肝篩檢率已經從4成多提高到5成多,已有2、3萬人篩檢,目標是達到8成、至少4萬人。矯正機關內C肝抗體陽性率約5成,其中有驗出病毒量應接受治療,推估有6000名C肝抗體陽性及需診治的收容人。

吳昭軍表示,目前C肝篩檢由行政院支持國健署公費負擔,每人370元,治療藥物則使用健保給付,一個療程約20萬元。但矯正機關收容人面臨掛號費等費用時,可能因爲經濟落差而產生治療障礙。

考量收容人經濟負擔,國際扶輪和敏盛醫療體系提供今年監所收容人C肝診治的補助費用,將補助監所C肝抗體陽性的收容人後續門診掛號費、部分負擔等自付費用。吳昭軍說明,C肝治療過程約就診5到6次,有98%的病人在一次完整療程後可治癒。

法務部矯正署副署長林憲銘表示,矯正機關C肝篩檢和治療需要整體規畫,首先需要醫護人員進入監所,也要徵求收容人的同意抽血檢驗,而且醫療不能間斷,服藥要8周,還要停藥12周追蹤是否有病毒,才能完成療程,需要掌握這羣收容人接受完整治療,另外服藥期間可能有副作用,需要另外安排看診。如果能利用服刑期間,將C肝控制下來,對於個人健康和國家醫療體系都能減輕很多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