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又新喊話重新思考覈能政策 曾文生:找國外專家協助安檢
總統府今晚舉行「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第5次委員會議」會後記者會,由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右一)主持,邀集臺電董事長曾文生(左一)、環境部長彭啓明(左二)、內政部次長董建宏(右二)共同說明會議討論內容。記者許正宏/攝影
賴清德總統今天主持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顧問簡又新表示,2024年全球核電達歷史最高峰,而臺灣今年走入核電歸零,此時應重新思考臺灣核能政策,如果沒有核電配配合,2030年不易達成減碳目標。臺電董事長曾文生說,核三廠再運轉計劃,將找原廠及國外專家來臺,協助自我安檢工作。
簡又新今在氣候委員委員會以「政府領航、民間齊心:共創淨零轉型新局」進行專題演講,他表示,臺灣與西方國家在淨零轉型上的差距,主要是西方國家的製造業成長遠低於臺灣,臺灣的製造業仍在快速成長中,製造業所需要的能源,遠大於非製造業,因此這段時間看起來臺灣的減碳沒有那麼多。
簡又新也主動提及核電議題表示,如果沒有核電的配合,2030年不太容易達成減碳目標。他也說,AI經濟成果也必須依靠有充足電力,有電力纔有算力,有算力纔有國力,有國力國家才能往前跑,這是我國重新思考覈能政策的時候。
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說,賴總統尊重多元意見,對於專題演講出現這樣的議題,沒有多加評論。政府對重啓核電的立場始終一致,包括兩個必須:核安會必須依法訂定完成安全審查程序辦法、臺電必須依照核安會訂定的辦法,進行自主安全檢查,評估有無重啓的安全條件、重啓的期程與成本;三個原則包括:核安無虞、核廢有解及社會共識。
曾文生表示,簡又新有再說明,是將所有能用的能源都納入考慮。對臺電來講,一定是將所有可以發電的設備都做最好運用。重啓核電議題社會討論許久,政府態度很清楚是兩個必須、三個原則。所謂再運轉計劃,臺電正在進行中,核安會已有公佈相關要求,臺電希望能找到原廠與國外專家來協助相關工作,自我安檢確實進行後,纔會知道後續藍圖爲何。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