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大停電後 比利時撤銷非核政策 丹麥重新考慮核能
道爾核電廠有4座反應爐,但是在反核政策的規定,現在只有1座反應爐還在運轉,並且在今年底也會關停。現在情況出現改變,比利時廢除了非核法案。(圖/Engie )
在西班牙大停電之後,歐洲開始重新思考穩健電力的重要性,核能成爲合理的選擇。比利時聯邦議會以壓倒性票數廢除了 2003 年的核電淘汰法律,而丹麥議會則批准核能的潛在使用分析,不再像過去40年以來,那麼排斥與禁止核能。
世界核能新聞WNN報導,比利時有2座核電廠,分別是有4部機組的道爾核電廠(Doel NPP),以及有3部機蒂漢格核電廠( (Tihange NPP),總共是7部機組。這2座核電廠都是1970~1980年代完成的。
由於比利時國土小,所以核電廠與城市的直線距離就相對接近,比如道爾核電廠離比利時第2大城安特衛普,僅有13公里的直線距離,許多人感到不安全,反核聲浪在1990年以後持續增高,終於在2003 年 1 月 31 日,比利時聯邦議會通過「非核電未來法案」,要求逐步淘汰比利時的所有核電,以太陽能、風能做爲替代方案。
10年前,比利時的可再生能源還是不足,無法替換核能的地位,使得法案做出了修正,讓幾座核電廠反應爐可以延長10年運轉年限。然而最近幾年,10年的延期多數都到了。 如今比利時只有蒂漢格3號與4號還在運轉,但也將在今年11月關閉。
比利時著名的「陽光高速公路」,它是建在火車隧道上方的太陽能板,當地的名字是「太陽能隧道」(Belgian Solar Tunnel),這是總共1萬6千片的太陽能板,號稱每年可產生 3300百萬瓦時(相當於 330 萬度),多年來一直是綠色能源的典範。然而,雖然聽起來發電量很龐大,但是這隻相當於道爾核電廠1號機(Doel 1)的1天發電量。所以拿太陽能發電取代核電,就是俗話說的「撿了芝麻,漏了西瓜」。(圖/Enfinity)
然而,隨着2022年2月俄烏衝突爆發,比利時政府和比利時能源子公司Electrabel開始就反應爐再運行10年的可行性進行談判。
去年 7 月,比利時國會議員 比哈特(Mathieu Bihet)與同黨成員一起提交了一份「結束非核政策」的草案,經過多次商議後,今年 5 月 15 日,比利時聯邦議會全體會議上,衆議院以 102 票贊成、8 票反對和 31 票棄權,通過了這項被稱爲「比哈特法案」的廢除非核家園新法。
比利時政府表示:「這一天將是比利時能源史上的重要轉折點,必將載入史冊。法案以壓倒性的比數,恢復了我國的核能,聯邦議會終於擺脫了長達20年的阻礙和猶豫,爲有彈性的能源模式鋪平了道路。」
「開放新的核電產業,政府表明了其加強能源獨立性、保證有競爭力的價格和加速推動淨零碳排的願望。」
比哈特在今年擔任能源部長,他表示:「有了這項新法律,比利時終於進入務實能源的時代。今後不再是以獵巫、二元對立的眼光看能源問題,而是務實和互補地使用各種能源。」
比利時核子論壇對該法案的通過表示欣慰與歡迎,並表示「淘汰核能已被證明是一種逆流,它一直對比利時能源政策造成負面影響,而且這種影響至今仍能感覺到……所幸,這種異常現終於獲得糾正,過時的反核主張終於被掃入歷史的垃圾堆。」
另一方面,丹麥也在考慮核能。這是一個沒有使用核能的國家,早在40年前,也就是1985年,丹麥議會就通過非核決議,表示丹麥決定不會建造核電廠。
然而一切都變了,在上週四的國會表決當中,三分之二的丹麥議員同意「考察使用核能加強能源安全的可能性」。
丹麥氣候、能源和公用事業部長阿加德(Lars Aagaard)說:「丹麥沒有發展核電的經驗,因此開始分析潛力非常重要。」
他補充說:「我們能自信地說這項技術是安全的嗎?我們該在哪裡處理核廢料?如果出現問題,我們的做好準備了嗎?我們還沒有這方面的知識,但我們需要知道。」
阿加德表示,關於新核電技術潛在效益的報告,預計將於明年完成。
丹麥的發電碳排放並不高,62%的電力來自可再生能源,僅有6.3的燃煤與2.3的燃氣發電屬於碳排電力,但是他們希望實現2050年淨零碳排,就需要完全結束化石燃料的依賴,核能成爲選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