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討國軍戰略東遷 考量聯結友盟

雄二機動飛彈發射車。(本報資料照片)

國軍戰略東遷的作爲值得再行探討,宜考量聯結友盟經營東遷安全場域。

1. 處置

◆本兵推進入第三階段,共軍對臺實施懲戒性軍事行動,對金門、馬祖採取「圍而不打」,並對臺灣本島與澎湖周邊望安、七美、彭佳嶼、綠島、蘭嶼,進行武力攻佔。臺灣組於此時命令各部隊進入戰鬥位置,空軍戰機進入掩體,海軍作戰艦艇出港進入戰術位置。

2. 發現

◆臺灣組狀況處置符合歷年來臺灣軍事演習中,空軍兵力轉場花東,海軍主 戰兵力向東疏泊的慣性處置。

◆解放軍現有海空軍絕對優勢兵力已有能力投射、並經常性部署於臺灣以東之西太平洋及菲律賓海,足以封控臺灣四周海空域,所以空軍東遷或海軍疏泊達成原來戰力保存目標的做法,相較以往,已難以順利進行。

3. 建議

◆空軍東遷洞庫以及海軍疏泊太平洋等戰力之保存仍屬必要,惟執行上並非單靠臺灣己力可以達成,倘欲排除共軍在臺灣東方海空域常態部署形成的威脅,必須結合友盟適時有力提供相對安全海空航道的支撐。因此,國軍戰力東遷必須與盟國軍隊之部署相連結。(六之五,摘自《臺海防衛兵推總結報告》)更多精彩內容請免費下載《翻爆》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