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國築牢幸福根基

經濟日報記者 吳佳佳

一人健康是立身之本,人民健康是立國之基。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將保障人民健康置於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着力構建覆蓋全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推動健康中國建設邁上新臺階。

當前,我國已建成世界規模最大的基本醫療保障網,覆蓋超過13億人;人均預期壽命從新中國成立初期的35歲提高到2024年的79歲,居民主要健康指標已位於中高收入國家前列,成爲“全球醫療服務可及性和質量指數”排名中進步幅度最大的國家之一。

多層次保障體系逐步健全

“以前看病報銷需要拿着一摞發票回老家,流程要走好幾周,現在可以在當地醫院直接報銷,還不用自己墊付費用,真是方便多了!”河南鄭州居民李蘭退休後長期隨子女居住在北京,隨着醫保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全面推開,如今她可以在網上備案後,按照“就醫地目錄,參保地政策”享受直接結算服務。

近年來,我國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工作穩步推進,住院費用、普通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規模不斷增大,門診慢特病相關治療費用跨省直接結算試點開展順利,越來越多參保羣衆享受到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服務。目前,所有統籌地區都已開通住院和普通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2024年底全國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人次達到2.38億,跨省住院費用直接結算率超90%。

百姓就醫體驗的改善,是國家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健全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帶來的民生紅利。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加強全民醫療保障制度頂層設計,推動醫療保障事業改革發展取得突破性進展。以基本醫療保險爲主體,醫療救助爲託底,補充醫療保險、商業健康保險、慈善捐贈、醫療互助等共同發展的多層次醫療保障制度框架基本形成,更好滿足了人民羣衆多元化醫療保障需求。

截至2024年底,全國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約13.27億人,參保率穩定在95%以上;截至2025年6月,2.53億人蔘加生育保險,基金累計支出4383億元,享受待遇達9614.32萬人次;截至2024年底,1.9億人蔘加長護險,妥善解決失能人員長期照護問題。“十四五”期間,各項醫保幫扶政策累計減輕農村低收入人口費用負擔超6500億元;長護險累計惠及超200萬名失能羣衆,減輕羣衆護理服務費用負擔超500億元。

醫藥創新活力不斷增強

乙型肝炎是全球疾病負擔最嚴重的傳染病之一,也是我國面臨的重大公共衛生挑戰。目前慢性乙肝尚無法實現“徹底治癒”,但通過藥物治療,可有效抑制病毒複製、延緩疾病進展。長期以來,我國治療乙肝的關鍵藥物聚乙二醇干擾素市場一直被國外產品壟斷。

廈門特寶生物歷經14年研發,成功研製出全球首個Y型40KD聚乙二醇長效干擾素α—2b注射液。這款我國自主研發的創新藥,不僅爲乙肝患者帶來了更優質、便捷的治療選擇,更通過國產化替代大幅降低了治療成本,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這一突破體現了我國本土企業在高端生物製劑領域的研發實力。

“我國醫藥產業的快速發展,離不開政策的有力支撐。”特寶生物副總經理鄭傑華表示,藥監、衛健、醫保等部門出臺的優先審評、臨牀急需藥品快速通道等政策使得創新藥能夠更快惠及患者,提升了藥品的可及性。這些政策構建起“以臨牀價值爲導向”的良性創新循環,有效推動產業提質增效,讓創新藥研發駛入快車道。

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批准上市的創新藥達48個,在研新藥數量躍居全球第二位,有多款國產創新藥實現全球上市,2025年上半年,我國批准上市的創新藥已近40種。我國醫藥行業正從“跟隨式創新”邁向“原創性突破”的新階段,研發創新活力持續增強。

公共衛生防護網愈發緊密

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傳染病網絡直報系統;大力推進實施癌症、心血管疾病等重大慢性病早期篩查和早診早治項目;成立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推動疾控機構職能從單純預防控制疾病向全面維護和促進全人羣健康轉變……近年來,我國疾病預防控制體系不斷健全,公共衛生應急能力顯著提升。

監測預警是防範和化解傳染病疫情風險的重要保障。我國在優化傳染病網絡直報系統基礎上,在1041所哨點醫院開展新冠、流感等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監測,覆蓋所有地市和有代表性縣區。同時,緊盯新發突發傳染病,試點不明原因肺炎主動監測;強化數智賦能,建設省統籌區域傳染病監測預警和應急指揮信息平臺,利用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提升傳染病數據自動分析和預警能力。

我國在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結核病等重大傳染病防治方面成效顯著。當前,艾滋病經輸血和血製品傳播基本阻斷,母嬰傳播和注射吸毒傳播降至歷史最低水平,感染者治療覆蓋率和成功抑制率均超過95%。一般人羣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陽性率下降到5.86%,5歲以下兒童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陽性率降至0.3%,提前實現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區提出的防控目標。黨的十八大以來,累計發現並治療超800萬名肺結核患者,成功治療率保持在90%以上,發病率平均年遞降率約爲3%,遠超全球同期1.5%的水平。

近年來,我國因時因勢調整免疫策略,築牢人羣免疫屏障。爲防範國外脊髓灰質炎病毒輸入和傳播風險,2024年,我國開展兒童第二劑次脊灰滅活疫苗補種,共接種1320.62萬人;針對百日咳疫情回升情況,6部門聯合調整百白破疫苗免疫程序。目前,國家免疫規劃疫苗種類已達14種,可預防15種傳染病,我國適齡兒童國家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率保持在90%以上,多種疫苗可預防傳染病發病率降至歷史最低水平。

錨定2035年建成健康中國的目標,我國將持續實施健康優先發展戰略,不斷提升人民健康水平,爲中國式現代化築牢健康根基。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