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引領經濟騰飛:佛山重構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價值新邏輯

來源:環球網

南國春來早。2025年2月5日,蛇年首個工作日,當廣東省新春“第一會”——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在廣州拉開序幕之際,在南中國一隅的佛山,這座以民營經濟著稱的製造業重鎮,正經歷着一場關於企業家健康管理的“供給側革命”——高質量健康服務供給正深刻重構着城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邏輯。

走進美的集團總部,創始人何先生手腕上的健走手環格外引人注目。這枚小小的手環,不僅記錄着他的日常運動量,更成爲他健康管理的重要助手。同樣,在格蘭仕集團,樑董事長的智能健康監測艙通過生物傳感、大數據與AI算法,實時監測着他的身體狀況,預警潛在的健康風險。而在碧桂園,總裁莫先生則擁有自己的私人營養師團隊,爲他量身定製膳食方案,確保每一口食物都符合健康標準。

這些在以前看似距離我們日常生活還很遙遠的“黑科技”,折射出現如今企業家健康管理服務供給側的結構性轉變——從“治病”到“治未病”。企業家羣體對健康管理日漸強烈的憂患意識、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客觀要求的市場倒逼,都讓這種轉變來得更爲深刻。目前,僅僅在佛山,就擁有超過50萬家市場主體,他們對健康管理服務的需求日益增長,成爲促進這場變革不斷深化的重要推手。

據世界衛生組織研究表明,每1元預防性健康投入可產生6元的經濟回報,而在佛山,這一數字更是高達8.3元。健康管理服務已成爲城市營商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

然而,2023年佛山企業家健康白皮書顯示,企業家羣體亞健康檢出率較五年前雖下降18%,但心理壓力指數卻上升23%。此消彼長之下,這種矛盾現象讓健康管理服務供給體系的創新突圍變得更加迫切,也成爲推動改革的重要動力。

一、失速邊緣:企業家羣體背後隱藏的健康危機

近年來,已有多位知名企業家因健康問題英年早逝, 2023年逝世的5位企業家平均年齡不足70歲,遠低於同期全國人均預期壽命77.4歲。

企業家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主力軍和領頭羊,而上述現象背後,也折射出處於“失速邊緣”的企業家羣體所面臨的嚴峻健康挑戰:身心過度勞累、精神緊繃、健康透支……他們如同緊繃的琴絃,一旦超過承受的極限,便可能發出刺耳的“斷裂之聲”。

知名健康管理公司國康健康曾提出,企業家們如何做好健康保健已成爲一個新的社會健康問題,保障企業家們的健康,也是保護社會生產力,這是企業、企業家、健康工作者和政府共同的任務,建議企業需要“首席健康官”這樣的角色來提供閉環服務。

而近年來,在佛山隨着科技的快速發展,尤其是AI技術的迭代,以及企業家本身健康意識的增強,類似“首席健康官”的角色逐漸成爲可能,並被付諸實踐。

二、破局傳統模式:從“單點突破”到“系統作戰”

在佛山三水區,陶瓷企業主陳先生的經歷頗具代表性。他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從香港過來辦廠,企業從一個十幾個人的小廠發展爲擁有數家企業的集團公司,員工幾千人。但長期的高強度工作,也極大消耗着他的身體。

2022年,陳先生突發心梗,此後,他的健康管理服務從單一體檢,升級爲包含“健康管家 + 智能監測 + 中醫調理 + 心理疏導”的全週期服務體系。這一轉變的背後,是佛山健康管理機構與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等12家三甲醫院共建的“企業家健康聯合體”在發揮作用。

近年來,佛山企業家定製化健康管理服務覆蓋率大幅提升,從2018年的7.3%躍升至2023年的41.6%。

這其中佛山市衛健局推出的“金鳳凰健康護航計劃”功不可沒,該計劃整合全市38家醫療機構資源(其中包含8家三甲醫院),構建起“1+N”服務網絡。每位企業家都擁有專屬健康檔案,系統實時追蹤18項核心健康指標,預警模型準確率提升至89%,爲企業家的健康加上了一道“智能鎖”。

三、數字化轉型:健康管理服務“上雲”加速

在順德北滘機器人谷,科凱達機器人董事長劉先生的智能手錶每隔2小時,就會自動上傳生理數據至“佛山企業家健康雲”。通過對這些數據的分析,平臺能夠爲企業家提供更精準的健康建議。

這個由市政府主導搭建的數字平臺,已接入全市87%的規上企業負責人,2023年接入企業達2143家,累計處理健康數據超2.3億條。

據平臺工作人員說,企業家對該數字平臺的熱情與接納程度超出他們當初的預想,口耳相傳下,甚至一些外地企業家都表現出強烈的興趣,打聽他們的數字平臺能否提供“異地服務”。

另一邊,南海區開發的“健康智腦”系統同樣亮點十足。它通過機器學習,分析企業家的運動軌跡、睡眠質量、飲食習慣等碎片化數據,生成個性化健康方案。試點企業反饋顯示,系統推薦的“動態減壓方案”使企業家決策失誤率降低14%。數字化轉型讓健康管理變得更加智能、高效,真正實現了健康管理的“雲端革命”。

四、理念創新:從“被動醫療”到“主動干預”

2024年10月12日,禪城區“移動健康驛站”的工作人員一大早就攜帶多種先進的健康檢測儀器來到區內某智能傢俱公司負責人辦公室,根據預約需求進行現場“體檢”。半個小時不到,做完檢查的呂先生一身輕鬆,他上午還有兩個經營方面的會議要開,好在一點都沒耽誤。

禪城區打造的“移動健康驛站”,配備5G超聲機器人、AI眼底篩查儀等先進設備,截至2023年11月,已爲132位企業家提供上門服務。企業家們無需前往醫院,在企業或家中就能享受到便捷的健康檢查服務,大大節省了他們的時間。

高明區推出的“健康會客廳”項目更是別出心裁,將健康諮詢巧妙嵌入商務洽談場景,讓企業家在談生意的同時,還能獲得專業的健康指導,真正實現“工作健康兩不誤”。項目運營首年,就服務企業家超600人次。

此外,佛山市企業家聯合會聯合心理學專家開發的“壓力可視化評估系統”,通過微表情識別、語音情緒分析等技術,已幫助238位企業家及時識別心理危機。順德職業技術學院開設的“企業家正念減壓工作坊”也備受歡迎,2019 - 2023年報名人數年均增長67%。這些創新舉措,將健康管理從傳統的被動醫療模式轉變爲主動干預模式,大大提升了企業家的健康水平。

五、頂層設計:打通城市智慧健康生態的“最後一公里”

作爲國家首批健康城市試點,佛山在智慧健康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成績斐然。《健康佛山2030規劃》中期評估報告顯示,全市部署健康監測終端超12萬臺,實現重點商務區5G健康服務100%覆蓋。依託華爲(佛山)健康雲基地,佛山構建起包含380萬份電子健康檔案的動態數據庫,日均處理健康數據超500萬條。在2023年中國智慧健康城市評選中,佛山位列地級市首位。

值得一提的是,佛山首創的“健康生產力”評估體系,將企業家健康指標納入城市高質量發展評價維度。2023年統計顯示,企業家健康指數每提升1個百分點,就能帶動企業技術創新投入增加0.8個百分點。這一創新舉措,充分體現了佛山對企業家健康與城市經濟發展關係的深刻理解。

六、協同發力:政策導向催生健康管理的市場化轉型

企業家健康管理服務的迭代,本質上是醫療服務供給側的結構性改革。佛山市財政局數據顯示,2023年該市用於企業家健康服務的財政資金中,72%投向預防性健康管理領域,這一比例較2018年提升了43個百分點。政策導向的變化,催生出健康管理機構的市場化轉型,以美年大健康佛山分公司爲例,其預防性健康服務收入佔比已從2019年的31%提升至58%。

據瞭解,2023年以來,在當地政府的大力推動下,佛山許多行業商會都着手成立了各種企業家健康管理服務中心,各方通過深度合作優勢互補,引入精準資源,爲企業家提供專業服務,共推企業家健康管理向更高層次、更高質量發展,爲企業家健康保駕護航,爲地方經濟保駕護航,逐漸成爲一種廣泛的社會共識。

更重要的是,這場改革的成效已經開始顯現出來。2023年,該市企業家日均工作時長下降1.2小時,但企業研發投入強度卻逆勢增長至3.15%。健康狀況改善的企業家羣體,其企業三年平均增長率高出對照組9.7個百分點。例如,南海某裝備製造企業主在完成心理干預後,帶領團隊攻克3項“卡脖子”技術;順德某新材料企業創始人通過代謝管理方案,將年度戰略決策效率提升27%。這些案例充分證明,企業家健康管理已從成本支出轉化爲生產力投資。

目前,隨着《佛山市企業家健康促進條例》立法推進,佛山正以系統化、智能化、人性化的服務供給,構建起守護經濟領航者的“健康長城”。

可以預見的是,當健康管理從個人事務上升爲城市戰略,它所創造的企業家健康管理服務新範式,就不僅關乎個體生命質量的提升,更是爲城市高質量發展的主體提供有力支撐,進而爲各地高質量發展探索一種全新的經濟業態和解題思路。(王朝輝、周笛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