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臺灣中臺灣論壇 醫界聚焦智慧醫療3議題

「健康臺灣中臺灣論壇」昨登場,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執行長鄭隆賓(右起)、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副董事長蔡森田、健保署副署長陳亮妤、中國醫藥大學校長洪明奇、健康臺灣推動聯盟召集人陳志鴻、奇美醫院院長林宏榮、中國醫藥大學人工智慧中心主任張詩聖合影。圖/中國醫藥大學提供

健康臺灣全國論壇將於四月下旬登場,健康臺灣推動聯盟、中國醫藥大學昨天共同主辦「健康臺灣中臺灣論壇」,二三○多名中臺灣醫療界專家齊聚,聚焦智慧醫療、全民健保3.0、優化醫院評鑑等議題,作爲健康臺灣下階段的重要倡議。

衛福部長邱泰源表示,感謝總統與行政院的支持,今年健保總額成長率達百分之八創新高,政府將進一步強化分級醫療,推動長照3.0政策,整合衛生與社福體系,打造共生社區,且鼓勵公私部門合作發展智慧醫療,紓解第一線壓力。

「健康臺灣推動聯盟」召集人陳志鴻指出,去年十大建言中,已有三大面向落實,首先,降低癌症死亡率,以大腸癌早期篩檢、乳癌提供新藥治療,以及成立「百億癌症新藥基金」。再者,提早預防國人三高,包括一腎三高的篩檢年齡降至三十歲,逐步落實慢性病防治的「八八八計劃」。第三是政府確定投入五十六億「全民心理健康韌性計劃」。

陳志鴻表示,今年健康臺灣的倡議重點將放在智慧醫療、再生醫療、國家疫苗產業政策、全民健保3.0。此外,逐步落實醫療政策建言,例如行政院今年大幅增加四十億元癌症篩檢預算。

在智慧醫療領域,中國醫藥大學人工智慧中心主任張詩聖表示,該院透過AI技術優化臨牀決策與護理管理,同時推動三P戰略(學術研究、專利技術、應用產品),並取得國際認證。

中醫大暨醫療體系董事長蔡長海與校長洪明奇指出,中醫大體系積極推廣成人、老人健檢及癌症篩檢,引進癌症新藥,增加長照牀位,強化急難重症醫療,深耕社區醫療服務,亦承接主責衛福部三大AI中心之一的「負責任AI執行中心」,推動AI醫療應用的落地。

奇美醫院院長林宏榮說,該院以生活型醫學推動全齡健康,其中生成式AI病歷應用獲美國愛迪生髮明大獎,遠距照護在宅住院人數全國第一,逐步達成無牆醫院目標。

至於健保改革,健保署副署長陳亮妤表示,健保署推出虛擬健保卡、處方箋等雲端智慧轉型政策,另積極爭取多元財務挹注健保,規畫增加急重難罕等給付,推動百億癌症基金,加速新藥納保。

有關醫院評鑑改革,醫策會副董事長蔡森田指出,將確立醫學中心及各級醫院定位與任務,擬定改革方向及評定原則,提升評鑑鑑別度,預計明年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