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存摺開設「代謝症候羣專區」 輸入檢驗數字可知慢性病風險

專家提醒,腰圍是代謝症候羣的重要指標,有別於抽血,用「量的」就可揪出異常。記者廖靜清/攝影

現代人吃得好、常外食,容易吃進過多精緻澱粉、高油高糖食物,熱量超標,體重腰圍也出現赤字。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國人一年因三高相關合並症就醫者達850萬人,支出費用佔健保40%,民衆應從健康預防着手,改善生活習慣,讓醫療資源運用更有效率。

代謝症候羣是許多慢性病警訊,特別是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前兆。石崇良指出,代謝症候羣包含5項指標,除了血壓、血脂、血糖,還有腰圍、膽固醇。健康存摺特別開了「代謝症候羣專區」,數字輸入之後,再搭配大家醫計劃,就可算出各種慢性病風險。

石崇良強調,計算出數字後,健康存摺預計今年第四季就會推出AI衛教服務,算出疾病風險指數後,可根據個人過去的資料,包含健康檢查,自動分析,算出共病的風險程度。以糖尿病爲例,算出心血管、神經病變、視網膜病變、腎病變等,後續好好進行控制。

國健署副署長魏璽倫表示,國人十大死因中,有7項與慢性病有關,其中5項與肥胖多少都有關係,這對國人健康是個威脅。賴清德總統上任後,提出了「888」醫療目標,最根本的是改善生活型態。世界衛生組織50年前就指出,影響人類健康的因素中,50%來自生活型態,20%是生物性因素,20%是環境因素,醫療只佔10%。因此,改善生活型態是影響健康的重中之重。

魏璽倫強調,代謝症候羣是慢性病的前身,如果置之不理,可能演變成嚴重的糖尿病、高血壓,進而耗用大量醫療資源。健保署在過去三年推動代謝症候羣防治計劃,並看到了成果,在40萬收案民衆中,有20%成功脫離代謝症候羣,40%有一項指標獲得改善,證明了政策落實的成效。

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董事長許惠恆表示,基金會與統一超商合作,在全臺設置了217個「千禧血壓站」,並串聯了代謝症候羣防治診所。這項計劃之所以成功,APP平臺的建立功不可沒。

根據國健署統計,臺灣20至64歲成人中,每4人就有1人罹患代謝症候羣,2024年起,政府推動「888計劃」:8成高風險者納入管理、8成個案獲妥善追蹤、8成達成三高控制目標,而民間力量正是此政策落實的關鍵推手。今年首度攜手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串連全臺217家7-ELEVEN「千禧血壓站」與300餘家社區診所,打造便捷、可轉介、具營養支持的社區防治新模式,推動代謝症候羣防線向社區延伸。

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推動「超商診所一線牽」計劃,攜手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7-ELEVEN全臺217家「千禧血壓站」。記者廖靜清/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