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端晶片外流 美點名3陸企:疑助華爲獲取受限技術

美國會報告:出口管制存漏洞!中國大陸去年仍購近400億美元高端晶片,3陸企成重點關注對象。(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據法國廣播電臺報導,美國國會一份跨黨派調查報告指出,儘管美國及其盟國試圖限制中國發展先進運算晶片能力,但由於各國管制標準不一致,中國企業在2023年仍成功購買近400億美元的尖端晶片製造設備。報告還特別點名三家被認爲與華爲關係密切、值得警惕的中國晶片製造商。

路透報導,這份由美國聯邦衆議院美中戰略競爭特別委員會(House Select Committee on China)撰寫的報告指出,美國、日本和荷蘭三國分別制定的出口規範存在差異,造成非美國廠商能夠向部分中國企業出售設備,而美國廠商則被禁止出口。

報告指出,在沒有違反現行法規的情況下,中國企業去年從全球前五大半導體設備製造商購買的設備總額達到約380億美元,比2022年增長66%。

這筆採購金額相當於全球五大設備巨頭——應用材料公司(Applied Materials)、科林研發(Lam Research)、科磊(KLA)、艾司摩爾(ASML)與東京威力科創(Tokyo Electron)——合計銷售額的近39%。

報告警告稱:「這些銷售正在增強中國在多項晶片製造領域的競爭力,並對全球人權與民主價值體系產生深遠影響。」

美日荷出口標準不一 中國趁隙擴大采購

消息稱,美國無論由民主黨還是共和黨執政,都將半導體產業視爲國家安全核心。過去兩年,美方與盟國相繼出臺多項出口管制措施,以限制中國取得先進晶片與製造設備。

然而,報告顯示,美、日、荷三國之間在規則的不一致,使得中國企業得以繞過限制,持續通過日本和荷蘭廠商購買受限設備。

東京威力科創美國分公司總裁馬克·杜赫提(Mark Dougherty)受訪時表示,受到新規生效等因素影響,今年對中國的銷售已出現下滑趨勢,並稱「希望美日政府進一步協調出口政策」。

三家中國企業列爲重點關注對象

美國議會報告特別點名三家被認爲與華爲關係密切、值得警惕的中國晶片製造商:包括升維旭技術有限公司(SwaySure Technology Co.)、深圳鵬新旭技術有限公司(Shenzhen Pengxinxu Technology Co.)、芯恩(青島)集成電路有限公司(SiEn (Qingdao) Integrated Circuits Co.)。

美國聯邦衆議院美中戰略競爭特別委員會主席穆勒納爾(John Moolenaar)與民主黨首席議員克利什納穆希(Raja Krishnamoorthi)曾於去年致函美國商務部,指出這三家公司疑似暗中協助華爲獲取受限技術。美國政府隨後於去年12月禁止向其出口相關設備。

呼籲盟國強化協調與擴大管制

報告最後建議,美國及其盟友應進一步強化政策協調,擴大出口限制範圍,包括禁止向中國出售可用於製造自有晶片生產設備的關鍵零組件。

報告強調,如果不堵住現有漏洞,中國將在未來數年進一步縮小與西方在先進晶片製造領域的差距,削弱國際出口管制的整體效力。